征信共享之惑
合法的数据共享已成为必由之路。
下载论文网
民间征信刚刚萌芽,就面临着一场大浪淘沙。
6月底,有消息称芝麻信用、腾讯征信、中诚信征信、前海征信、考拉征信、鹏元征信等首批个人征信试点机构以及百度、网易、360、小米、滴滴、开鑫金服、宜信等行业相关机构,拟联合发起成立一家个人征信机构“信联”。而该机构最大可能或落地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
但实际上征信和数据行业刚刚迎来整顿,6月1日,《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一方面,是合规合法使用数据的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地下数据源被掐断。
“征信机构购买数据做信用评估,同时也充当数据源。整顿之后,机构业务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一位征信行业资深专家说。
“《网络安全法》只规定了哪些数据不能流动,但哪些数据能流动是没有规定的。目前,我们只知道哪些交易被禁止了,但哪些交易仍然能做还尚无定论,这就是现在的困境。”一名征信公司负责人对《财经者说。
当下,民间信贷已发展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央行征信中心对此并未完全覆盖,各大部委和各类市场机构紧握数据,形成数据孤岛,信贷机构很难全面了解借款人信息作出可用的信用评估。为控制风险,信息“黑产”机构通过各种渠道抓取、采集天量的个人隐私数据并投入交易,乱象频仍。
合法的数据共享已成为必由之路。
网贷催生的民间征信
民间征信机构的成立,要么源于信贷机构的自身业务需求,要么源于独立第三方的数据“大一统”模式。
即便是在经历整顿的6月,北京宜信致诚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卉还在全台。
“互联网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信用审核是根据其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做出的,但每个机构并不知道,站在他们面前的借款人或许已经向多家机构申请并拿到了贷款,甚至已经在多家机构严重逾期。”赵卉说。
2016年底,宜信推出“阿福共享平台”,宜信所累积的千万级数据和风险名单在阿福共享平台上导入,并与630多家会员单位的数据进行免费对接与共享。
截至2017年6月,从阿福共享平台数据查询反馈中发现,在2家及以上机构申请借款的总人数多达191万人,在5家及以上机构申请借款的总人数达万人。甚至出现同一借款人最多向21家机构申请了借款。
阿福的共享机制只是过渡。“未来,如果央行征信中心把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借贷数据也纳入数据库,或者出现个人征信牌照,且该牌照公司能被授权收录市场上所有互联网金融借贷数据时,阿福平台共享数据转接服务业务的使命就结束了,其职能将转变为持续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前沿的技术和工具平台。”赵卉认为。
第三方征信探索
征信市场上,另一种征信机构是被称为独立第三方,一家机构就可能抵得上一个同业联盟平台。
此类征信机构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数据共享:其一是征信机构只承担中介职能,接收并分发需求,比如91征信;另外则是建立集中式数据库,比如算话征信。民间征信机构的成立,要么源于信贷机构的自身业务需求,要么源于独立第三方的数据“大一统”模式。
在成立91征信之前,薛本川曾从事催收业务。“我们遇到的大部分应收欠款并非欺?p行为,而是多头借贷、资金匮乏,其中占据相当比例的,还包括公务员、医护人员、教师等银行征信记录良好且有正当职业的人群。”薛本川表示,“越是资质好,越容易在多家机构借
征信共享之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