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相隐?还是大义灭亲?
——伦理亲情与国家正义的对决
参考资料
1、王斌,《“亲亲相隐”对现代刑事法治基础得启迪》,《法学论坛》,2009。
2、范忠信,《中西法律文化的暗合与差异》,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郭齐勇主编,《儒家伦理争鸣集——以“亲亲互隐”为中心》,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4、吴丹红,《特免权制度研究》
5、陈壁生,《亲亲相隐:从经典、故事到传统》
一、案例导入
(一)2003年,《北京晚报》报道,出身河南农村的少年张鸿雁,辍学打工供哥哥上学。为了给哥哥筹措上大学的报名费铤而走险,偷了舍友的4万块钱。警方接到报案后,找到正在上海上学的哥哥张洪涛,要他协助抓捕自己的弟弟。于是张洪涛联系到张鸿雁并将他骗到了上海,使张鸿雁被提前埋伏的警察抓获。
(二)抓捕丘兴华
经过警方30多天的全力追捕,8月19日晚,被指连杀10人的“杀人狂魔”邱兴华终于落网。不过,综观媒体这两天对抓捕经过的报道,有几个片断又不免令人感触良多。
——围捕指挥部发动亲情攻势,将邱兴华的妻子和两个儿女接到案发地,每天派3名民警、2名武警护送疑犯家属上山,在疑犯可能出没或藏身的地方用扩音器喊话,试图用亲情感化疑犯。
——得知邱兴华非常疼爱小儿子,围捕指挥部立即派出4名刑警潜伏在邱兴华家中。在蹲守的一个月中,警察们不断对同在屋内居住的邱兴华的妻子、三个子女进行思想工作,劝服他们要正确面对此事,邱兴华家人均表示愿意配合警方。
从躲进大山一月却最终在家中就擒可见,邱兴华是栽在了亲情上,而警方善用亲情攻势,也正是抓捕成功的关键。不过,邱兴华的亲人又作何感想呢?从报道中不难看出他们撕裂亲情时的内心挣扎。就在邱兴华于家中被警察扑到的那一刻,发生了令警察们意想不到的一幕——“看到公安人员奋力抓捕自己的丈夫、父亲,邱兴华的家属受亲情影响情绪顿时激动起来,他们一拥而上,一边哭叫一边撕扯干警,试图阻止对邱兴华的抓捕……”而大女儿则告诉记者,父亲留给她印象最深的事,就是警察叔叔带他们上山,嗓音颤抖着一道山梁一道山梁地呼喊:“爸爸,我和妈妈还有弟弟来找你了,你已经被包围了,你快出来吧……”女儿“一想起这件事,就觉得心里特别难受”。
http://blog./s/
(三)(2010年)东方网2月22日消息:大年初一,砀山县一些单位和居民收到了一封实名举报信,举报该县房产局局长刘某有“贪污受贿、嫖娼”等行为。令人惊讶的是,这封举报信竟出自这名局长的前妻张某和17岁的儿子小刘。
更出人意料的是,为抓住刘某“贪污受贿”的证据,小刘母子俩2月11日住进了局长办公室,守了室内3个保险柜整整8天时间,小刘母亲甚至用绳子把自己和保险柜捆在一起,要求纪检、检察等部门开柜调查。经清点,柜内有现金、存折、购物卡、古玩玉器以及首饰等财物。
http://news./m/20100222/
四)2010年9曰29日,河北省高院研究通过了《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实施细则》。该实施细则以“酌情减少被告人基准刑的20%以下”的方式鼓励被告人亲属“大义灭亲”。
(五)满文军“大义灭妻”
2009年 5月18日,满文军夫妇涉嫌聚众吸毒被抓。18日是满文军妻子李俐的生日,当晚满文军邀请了众
亲亲相隐还是大义灭亲?.ppt.Convertor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