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才能持“家”最近,在网上频现关于政府部门年底“突击花钱”的有关报道,引起了普遍关注,出现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的理”的不同声音,有的说政府的这种行为是典型的“败家子”,而有的干部为工程节省下来巨额开支,却换来了批评与指责,而政府部门也有道不完的委屈和无奈。眼下,争个“孰对孰错”已不是问题的关键,面对这一怪象,如何走出政府财政支出怪圈,才是火烧眉毛、急待解决的事情。首先,应当正确认识年底突击花的“钱”是哪里来的?这个简单的问题,也许大家都不屑于回答,当然是国家的钱,也就是政府财政收入,说白了,是大家的辛苦劳动换来的。从小我们都明白的道理,就是要珍惜劳动成果。既然,这年底突击所花的“钱”是辛苦钱,是血汗钱,就应该倍加珍惜,不能肆意浪费。因为,再大的资产也经不起浪费,而当浪费成为一种习惯,成为通行做法的时候,那后果就可想而知了,再大的家也可能被败光。其实,花大家的钱和花小家的钱是一个道理,原则上的把握是一样的。一是钱要花在必要的时候,不能随时乱花,更不要突击花钱。中华民族历来有勤俭节约的美德,更有“成由勤俭败有奢”的古训。平时一家人除了生活必要开支外,都是在尽力积攒点钱,以保不时之需,解燃眉之急时多积攒,到了关系民生工程时,才能真正派得上用场,不至于为无钱焦头烂额,四处举债。二是钱要花在正当的地方,不能到处乱花,要分得清轻重缓急,更不能搞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如果把钱花在正当地方,再多也不多,如果是浪费了,一分钱都多。当前,正在大力提倡“政府效能”,只有“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才是真正打造节约型政府,也是提高政府效能的有利举措。干部把人民群众当家人,放在心里,是“心头肉”,那么花大家“钱”的时候,用“割肉”来形容,就一点儿也不为过。如果每一名干部在花大家钱的时候,都能够有“割肉”的感觉,心里装着群众,想到钱得来不易,就应该不会去浪费,也会多方考虑,小心翼翼了。在每个人勤俭持家观念引领下,不相信国家不富强、不壮大。
勤俭才能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