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千年古村话霞庄.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千年古村话霞庄发布时间:2012-07-1709:44:48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在山西省黎城县有一个普普通通的村落叫霞庄,一度时期以来,是什么原因吸引了那么多作家记者、学者专家、军政官员的光顾,倍受社会的关注呢?这里,由受命于负责该村民俗文化建设的笔者娓娓给你道来———村落奇特早在1500年前的北魏时期,就由余李两姓共同居住建村,明初时王姓又从洪洞迁来,后余姓逐渐迁走,仅有李、王两姓长期居住在此,目前保留下来的村落建筑,基本上还是明清风格。从地貌上看,整村呈双龙驾舟状。村庄置于双龙体之上,东西沟悬崖峭壁似船傍,西河横流于村南,突起船尖。奎星楼好似一座瞭望塔,舟心坚固不漏,村南高大的护村林带,好似无数彪形勇士,严阵以待,目视前方,戍守船舱。从南远近视之,气势巍严,登高眺望,全村成方形,形似舟心楼阁。自南数里远眺,双龙驾舟,乘风破浪,势如弦弩,锐不可当。从平面图上看,整体像龟形,里边又像似龟背上的纹路。从民俗上讲,龟是长寿的象征、财富的象征,它有竖韧不拔,永往直前的精神。你别小看这丁字街,它又像一个八卦图、又似一个迷宫,你如是外乡人,进去以后还真走不出来,你如打手机求救,还没有信号。早在2000年时候,我带着省城一个“党旗飘飘采风”团到该村采访第一届群英会参与者、劳模李秀莲,我们分成三个组分头行动。中午集中时,三个组被迷困在村里边,急的团团转,后来在老乡的指导下才集中到一起。去年长治日报慕名而来的四位记者在该村也经历了同样的遭遇。“那么,手机在村外能打,进村后咋就不好使了呢?”面对他们的疑问,我曾咨询过几位搞通讯的内行。“不可能吧”。他们只是含糊其辞。总之,这种大街连小巷,小巷通家户,家户有后门,树多巷深,四通八达的布局,确有其独特的优势,具有防盗、防火、防洪、防雷、防疫之“五防”功能。在抗日战争年代日本鬼子曾几次进村,多被这丁字路口迷的不知所向,这样既利于阻击敌人,也有利于群众和八路军穿街过巷安全转移。有关丁字街的建筑传说,村里王树德老人还有一种解释,说骂人时有一种说法“我一眼就把你看透了”,但霞庄的丁字街的建筑传说,是一眼看不透的,村是深奥的,人是莫测的。另外,该村北面的蟒山屏障和村南的池塘水网相呼应,使村周围的环境形成了山环水抱之势。每年的雨季,村庄及村北的降雨,都要穿街而过,流入叫“园池”的人工湖和村南池塘水网,霞庄人称为“雨季降水全入塘,村雨不流到异乡”,意在财源不外流。由于霞庄特殊的地理条件和近年来的环境绿化,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使人有一种“远能看到村,近村不见村”的错觉,这也使许多初次来霞庄的人倍感迷惑。霞庄村周围有东西南三条深沟环绕护村,形成天然的防御工事,易守难攻。进可扼控邯长路,直取黎潞;退可迂回于山区。春秋阁外有条浅沟,直通蟒山峡谷,如遇紧急情况,可快速顺沟转移。据村上王树德、王玉德等几位老革命讲,1941年、1942年日军曾两次由潞城出发,夜间东西合击偷袭霞庄,但驻村八路军利用有利地形掩护群众转移,由春秋阁外安全转移,无一伤亡。古今文明“温故而知新,鉴古而知今”。自古以来霞庄是远近闻名的文风村,文明村,就民间典故的“霞庄村狗看告示”、“牧羊人授课”都能折射出霞庄人好学睿智、才识广搏,文风厚重的历史特征;迄今霞庄人仍是人才辈出,相比“十七世官昌门弟,三百年诗礼人家”的美誉,要更加久远。李王两家和谐相处,不

千年古村话霞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世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