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会考知识点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背景
(1)经济上:井田制瓦解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
(3)阶级关系上:士大夫兴起
(4)思想文化上:教育和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移
2、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3、诸子百家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
道家:老子、庄子法家:韩非子
4、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5、孔子的主要思想:
①提出"仁" 与"礼"的学说; ②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③主张“有教无类“;
6、孟子的主要思想:①"仁政"学说. ②性善论. ③君轻民贵
7、荀子的主要思想
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②性恶论.③“仁义”和“王道”
④君舟民水
二、代儒学正统思想的史实
1、董仲舒提出新儒学
(1)汉代董仲舒的新儒学融合阴阳家、道家及法家思想.
(2)、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3)、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2、汉武帝确立儒家独尊地位.
(1)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2)汉武帝起用很多入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3)从汉武帝时,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除太学外,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三、程朱理学(宋):
1、代表人物:二程(程颢、程颐),朱熹
2、理学特点:北宋时儒学融合了佛道思想,形成以理学。
3、主张
(1)二程:
A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核心)B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C格物致知
(2)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4、地位:
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来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四、心学
1、代表人物:陆九渊(宋),王守仁(明)
2、主张:
(1)陆九渊: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
(2)王阳明:“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
五、明清时期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a
1、李贽主张:①批判儒家思想: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②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②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③天下为主,君为客“
3、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
4、王夫之: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具有唯物辩证法思想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一、古代中国四大发明
1、四大发明内容: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2、四大发明发明过程
(1)造纸术:发明——西汉. 改进——东汉的蔡伦造成"蔡侯纸"。
(2)印刷术:唐代发明雕版印刷;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3)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或建),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突火枪)
(4)指南针:战国发明司南;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
3、古代中国科技发明成就对世界发展的贡献:
造纸术促进欧洲文化发展;火药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促进远洋航行;印刷术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
总之,四大发明促使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二、古代中国天文历法成就
1、天文学:《石氏星表》是世界最早天文学著作.
2、天文观测仪器:浑仪、简仪
3、元朝郭守敬编制《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一部历法,比现行公历颁布早了三百年。
三、古代中国数学成就
1、东汉《九章算术》
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2、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最早采用的是算筹
四、中国古代农学成就
1、南北朝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书.
2、元朝王祯着《农书》
3、明朝徐光启着《农政全书》
五、中国古代医学:
1、《黄帝内经》
战国问世、西汉编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2、《伤寒杂病论》
东汉张仲景撰写,奠定了中医临床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万世宝典”
3、《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著,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五、汉字与书法
:
刻画符号—甲骨文(商代)-大篆-小篆(秦统一全国文字)-隶书-楷书
2. 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艺术在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3、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
(1)东晋王羲之:号称"书圣",主要作品《兰亭序》
(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复习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