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2005年9月1(一)第一单元的地位与作用生活与消费在全书中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一方面,消费是最切近我们生活的经济现象,从消费切入,有助于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对生产、分配等具有反作用。从消费进入“经济生活”的学习,符合经济学的学科逻辑。2(二)第一单元的课标要求第一课:1、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2、解释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3、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第二课:4、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5、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6、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第三课:7、描述几种消费心理;8、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9、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以及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包括两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其中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包括三目: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第二框包括两目:信用工具;外汇。(三)生活与消费的主要内容4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知识要点:1、商品的定义及基本属性(提示:商品的定义主要强调它的交换特征;对商品的基本属性只要做一般性了解即可);2、货币产生的原因及其本质(提示:揭示商品、一般等价物、货币的主要关系)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提示: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作一般了解即可)54、纸币产生的原因、纸币的定义、纸币的优点(延伸:货币的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其中前两者是商品货币;纸币一样具有价值尺度、储藏手段等职能);65、纸币的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延伸:不能从教材的文字推断货币供应等于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包括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加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现代社会的主要货币是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而不是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千万不要以为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就等于发行纸币;通货膨胀有三种: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结构性;纸币发行量过多导致的通货膨胀属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拉动消费和投资;对通货膨胀不能作望文生义的理解。7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的知识要点: 1、信用卡的含义及在使用上的特点和优点(提示:教材中指的是广义的信用卡); 2、支票的含义、类型及在使用上的特点; 3、什么是外汇(与外币)、汇率(提示:必须学会识别汇率升高与跌落); 4、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8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包括两目: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包括两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对生产经营的影响。9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知识要点: 1、影响价格变动与差异的因素:直接与间接因素(提示:变动是时间维度,差异是空间维度;要知道间接因素是如何通过直接因素起作用); 2、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3、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5、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价格对生产的影响);6、社会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7、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提示:供求影响价格是重点和难点)10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