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第十章急救技术一、心肺复苏(成人,使用简易呼吸器)二、环甲膜穿刺三、膈下腹部冲击法(Heimlich手法)四、胸外心脏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成年人)五、洗胃六、止血第十章急救技术急救技术是在患者危急状态下所采取的一种紧急救护措施。护士作为专业的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常见危急症的评估方法、处理流程及急救措施,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促进康复、提高生命质量。一、心肺复苏(成人,使用简易呼吸器)(一)评估和观察要点。。、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做无呼吸)。(二)操作要点。,同时检查脉搏,时间<10s,寻求帮助,记录时间。(地面或垫板)。,松开腰带。,术者将一手掌根部紧贴在患者双乳头联线的胸骨中心,另一手掌根部重叠放于其手背上,双臂伸直,垂直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cm,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反弹,放松时手掌不能离开胸壁,按压频率至少100/min。(医务人员对于创伤患者使用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调节氧流量至少10~12L/min(有氧情况下)。使面罩与患者面部紧密衔接,挤压气囊1s,使胸廓抬举,连续2次。通气频率8~10/min。:2。,进行复苏效果评估,如未成功则继续进行CPR,评估时间不超过10s。(三)注意事项。,尽量减少中断,如需安插人工气道或除颤时,中断不应超过10s。~2L的简易呼吸器,如气道开放,无漏气,1L简易呼吸器挤压1/2~2/3,2L简易呼吸器挤压1/3。,避免过度通气。,吹气时稍停按压;如患者插有人工气道,吹气时可不暂停按压。二、环甲膜穿刺(一)评估和观察要点。确认患者咽喉部有异物阻塞。(二)操作要点。,肩背部垫起,头后仰。不能耐受者,可取半卧位。。,戴无菌手套。、中指固定环甲膜两侧,右手持粗针头从环甲膜垂直刺入。,回抽有空气,确定无疑后,垂直固定穿刺针。(三)注意事项。,出现落空感即表示针尖已进入喉腔。,出现心跳骤停应立即行心肺复苏。,可用注射器注入空气,或用少许生理盐水冲洗。,应注意止血,以免血液返流入气管内。。。三、膈下腹部冲击法(Heimlich手法)(一)评估和观察要点。评估患者气道梗阻程度:患者抓住颈部,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如干咳、发绀、不能说话或呼吸,提示哽噎;进一步询问患者:“您是噎住了吗?”并得到确认,患者如不能说话、咳嗽逐渐无声、呼吸困难加重并伴有喉鸣或患者无反应,提示严重气道梗阻。(二)操作要点。。(1)取立位或坐位。(2)术者站于患者身后,双臂环抱患者腰部,一只手握成拳、大拇指侧放在患者腹部中线,脐部上方,剑突下,再用另一只手握住此拳,迅速向内上方连续冲击。。(1)仰卧头转向一侧并后仰。(2)术者骑跨于患者髋部或跪于患者一侧,一手掌跟置于患者腹部,位于脐与剑突之间,另一手置于其上,迅速有力向内上方冲击。~8次,每次冲击动作应分开和独立。(三)指导要点。,充分咀嚼。,应避免大笑、讲话或活动。(四)注意事项。,气体交换良好,鼓励用力咳嗽。,防止暴力冲击。。、妊娠后期及应用Heimlich手法无效者,可使用胸部推击法。四、胸外心脏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成年人)(一)评估和观察要点。、抽搐、发绀、大动脉搏动消失。、室速图形。(二)操作要点。,记录时间。。(开机默认监护导联为PADDLES导联,即心电导联Ⅱ),手柄电极涂导电膏或将生理盐水纱布放于除颤部位:负极(STERNUM)手柄电极放于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正极(APEX)手柄电极应放于左腋中线平第五肋间。两电极板之间相距10cm以上。,使用制造商为其对应波形建议的能量剂量,一般单相波除颤用200~360焦耳,直线双相波用120~200焦耳,双相指数截断(BTE)波用150~200焦耳。确认电复律状态为非同步方式。,使电极板紧贴胸壁,垂直下压,充电,确认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 第十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