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辅助到整合从方式到理念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实践的回顾与展望
——义乌市教育局教研室叶立新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交流……
【例1】《桂林山水》案例叙述
记得很多年前,听过李吉林老师上的《桂林山水》一课。具体情节忘记了,但是有两个环节印象很深,一直都还记着。一个是李老师给课文画的黑板画,一个是李老师带学生哼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她一边上课,一边板画,课上完,一幅简单的山水画也画好了,然后她带着学生,随着优美的旋律,一起轻轻哼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课就这样结束了。听课的老师都深深地陶醉在李老师创设的情景中了。
录音
一、电化教育:利用录音机辅助教学
这是20几年前的教学情景。那时候还没有信息技术这个词语。李老师用到的唯一的信息技术工具就是一台录音机。李老师用来辅助教学的手段有两个,一个用她的手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一个是用录音机播放了一段优美的旋律。这就是20几年前的电化辅助教学。
从电化辅助教学,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再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一直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
【例2】《桂林山水》教学片断2
出示挂图,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尔后让学生谈感受。
PPT出示课文生字词语,检查读音。
观察录像中的漓江水,用图画、录像等手段,展示波涛汹涌的大海,以帮助学生理解“波澜壮阔”;展示风光旖旎的西湖,以帮助学生理解“水平如镜”。
录像
PPT
二、投影片、POWERPOINT,信息技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呈现展示的工具
这是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最简单的方式。
严格地说,这不能算是整合,只能算用信息技术来辅助语文教学。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4次用到了信息技术,用挂图、录音、幻灯片和录像,呈现桂林山水的直观影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呈现展示课文插图、背景音乐、生字词语、学习提示、补充资料、课堂练习等等。
【例3】《桂林山水》教学片断3
揭示课题。想一想哪句话概括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课件出示“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理解“甲”的意思。
课件出示本课字词,读一读,有什么不理解的用鼠标点一下那个词语就明白了。
三、方正奥思、FLASH,计算机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机互动的工具
利用计算机,不仅能够呈现教学信息,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互动软件。
人机互动的教学模式,使因材施教的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得以具体实现,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例4】《桂林山水》教学片断4
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等方面的资料。
播放桂林山水的录象片或投影片,引导学生按先局部后整体,先山水后其他的顺序观察。思考:桂林山水与上面的四处景观有什么水同之处?
通过四处景观与桂林山水风光的比较,凸现桂林山水的特点,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后作业:搜集有关桂林山水和桂林其他方面的信息资料。
虎杖固态发酵集成膜技术制备白藜芦醇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