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化验指标解读
血糖
正常人血糖较稳定,~,,。
空腹血糖超过(包括)(包括),或者任何时间的血糖超过(包括),即达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超过了正常的血糖值,但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我们把它称为“糖调节异常”(“糖尿病前期”的),包括三种情况:①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血糖<,餐后血糖2小时<;②单纯糖耐量减低(IGT):≤餐后2小时血糖<;③:①+②。
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仅进行空腹血糖检测,%的糖代谢异常者;进行口服葡糖糖耐量实验(口服75克无水葡萄糖,检测2小时血糖),%的糖代谢异常者。这就是说,即是空腹血糖不高,如果不进行糖耐量实验的话,%的糖耐量异常者被漏诊。所以,,我们一般都要建议再检测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检测方便,但是波动大,重复性不好;餐后2小时血糖重复性好,但是检测不太方便。
另外,这里说的血糖指标都是静脉血糖检测指标,我们自己在家里用血糖仪查的末梢(即扎手指头)血糖跟这个指标有差异,可以作为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的监测,但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指标。
血糖升高的原因包括
①各型糖尿病;
②内分泌疾病,如甲亢、嗜铬细胞瘤等;
③急性应激,比如急性感染、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脑血管意外以及急性严重的精神刺激等等;
④服用某些药物,如比较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的强的松、地塞米松,避孕药,利尿剂,异烟肼(抗结核药)等;
⑤严重的肝病和胰腺疾病;
⑥饮酒可以导致低血糖也可以导致高血糖;
⑦Somogyi现象:发生低血糖以后的一两个小时。出现低血糖现象以后由于人的调节机制,虽然没有进食,但是血糖也可能反射性的升高。所以总是有人不解的问,自己总是出现低血糖怎么可能会有糖尿病?
胰岛素和C-肽
胰腺β细胞分泌出来的是胰岛素原,一分子胰岛素原迅速分解为一分子胰岛素原和一分子C-肽。胰岛素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大约有一半在肝脏被代谢分解,所以门静脉血的胰岛素水平是周围动脉血的2—3倍,周围静脉血的3—4倍。
胰岛素的半衰期为4—5分钟,C肽的半衰期为11—13分钟,外周静脉血C肽的浓度为胰岛素的5倍。因为C肽的半衰期长,浓度高,不受注射胰岛素的影响,和内源性胰岛素是1:1分泌,所以临床上常以C肽来反映胰腺β细胞分泌功能。
胰岛素的分泌受进食影响很大。正常基础状态时每小时分泌胰岛素1单位,全天大约分泌24个单位,称为基础分泌;进食食物后马上分泌5—6个单位,称为峰分泌。1型糖尿病基础和峰分泌都缺失,大部分的2型糖尿病的基础分泌正常(也存在高或低),峰分泌延迟在2—3小时。通过检查胰岛素的分泌可以区分1型和2型糖尿病,也可以知道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或者是胰岛素缺失为主,便于指导临床治疗。
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己糖结合的产物,其中与葡萄糖结合的部分占80%左右,称为
糖尿病化验指标解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