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
【内容摘要】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第一个戏剧生命,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他塑造了蘩漪———一个独特的悲剧灵魂。曹禺认为,悲剧的实质就是人的生命追求受到压制和威胁时所面临的困境和追求目标之间的冲突。正因为如此,才会有让世人铭记的“蘩漪”,她的形象在我看来是《雷雨》中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她是一个旧式女人,又是五四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爱敢恨,具有强烈的反抗性,但她却不是一个有开创性能力和思想的人;她是阴鸷可怕的;又是可怜可悲的。蘩漪这一悲剧形象是曹禺对现代剧的一大贡献,深该地传达出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五四主题。
【关键词】旧式女人敢爱敢恨 阴鸷可怕可怜可悲
《雷雨》这部话剧以3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为背景,刻画和揭露了一个封建专制性资产阶级家庭中的种种罪恶和他的最终剧中的重要人物,她所遭受的不幸和苦难正是处在黑暗现实中的广大妇女命的悲愤的呐喊,着实体现了反对封建主义,追求个性解放民主精神,同时也使《雷雨》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优秀剧作。
一,蘩漪是一个旧式女人,又是五四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
蘩漪是一个“旧式女人”,在她那个时代,女性是不可能进入学堂念书、识字的。她那“对诗文的爱好”,只有在富贵人家才能培养出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出身、教养的痕迹,然而从她说四凤是“下等人”,表示了坚决反对“我的儿子要娶也不能娶她”,我们又可以看出她那贵族妇女的偏见思想。这些说明了她毕竟是一个受过旧传统影响的“旧式女人”。
然而,蘩漪毕竟又是生活在个性解放浪潮席卷全社会的新时代,思想上接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新的思想观念又使她身为资本家的太太,过着锦衣玉食的豪华生活,却厌恶周家那种令人窒息的生活环境,厌恶冷酷虚伪的周朴园,狂热地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因此作为大家庭中的旧式女人,她深居简出,象封建仕女似的孤独而柔弱,作为一个觉醒了的新时代里知识女性,又那样的狂热和暴烈。她是一柄犀利的刀,她愈爱的,愈要划着深深的创痕。爱这样的女人需要有厚的胃口,铁的手腕,岩似的恒心,而周萍,一个情感和矛盾的奴隶,显然不是的。但她身陷周朴园的封建牢笼,却又只能恋上周萍这颗“弱不禁风的小草”。她的这种两重性突出地表现在,她的个性解放,她对爱情与自由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却要通过企图与家人私奔这样一种传统方式来达到。蘩漪尽管使出一切力量来疯狂的反抗,但传统思想的重压下,按照她的身份和力量是无法冲破这个专制家庭,使她被迫采取一种变态的,扭曲的反抗形式,心不正当的途径去执着地实现自己正当的要求。她与周萍的不正常关系表现了她渴望温暖,渴望真正的爱情生活,渴望平等自由的夫妻关系。因此,这种不正常关系的外表下包含着令人同情的合理的人性要求,它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扭曲。这些都充分显示出蘩漪复杂性格的两个方面。一是“雷
浅论《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