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改视角分析“医闹”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doc从医改视角分析“医闹”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8-925X(2011)09-00-02 摘要:医疗纠纷数量
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医闹”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严重干预了医疗秩序的正常运行,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本文从医改视角出发,“医闹”的定义、性质、及其产生原因及危害,进而提出解决“医闹”现象的医疗体制改革及第三方机制建立等方面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医疗纠纷医闹第三方机制
、“医闹”的定义及危害
“医闹”是指受雇于医疗纠纷的患者方,与患者家属一起,采取在医院设灵堂、打砸财物、设置障碍、阻挡患者就医,或者殴打跟随医务人员,或者在诊室、办公室滞留等等,通过严重妨碍医疗秩序、扩大事态,给医院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形式给医院施加压力,从中牟利、并以此作为谋生手段的人1。
(一')损害患者自身利益
“医闹”现象的蔓延直接影响损害了广大患者切身利益,特别是一些院方无过错的医患纠纷,对于医务人员身心健康,为了避免风险,选择保守方案,甚
至不敢收治病重患者,可能使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最后利益受损者还是患者自身。
(二) 损害院方利益
由于“医闹”现象院方的公共财产可能收到损害, 院方声誉也可能由于该现象受损,直接影响院方的经济利益。
(三) 损害社会利益
“医闹”愈演愈烈,医务人员身心受到创伤,不敢冒风险,只能在治疗中墨守成规,这样可能放弃医学某些方面的创新研究。直接损害全社会的利益。同时大多数闹事事件发生后,尽管卫生行政部门、公安部门干预,但是并未能有效制止医闹非法行为,最终使得其变本加厉,主张社会不良气氛。
二、“医闹”产生的原因分析
“医闹”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可概括如下:
(一)患者认识上的误区
医生对很多病症也束手无策。病患方没有意识到医疗行为的高风险,没有考虑自身疾病的严重性等因素,一旦治疗效果不理想就可能把怒气发在医生和医疗机构身上,要求医疗机构承担全部责任。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可能进行医闹。加之可能受到职业医闹分子蛊惑,“医闹”现象发生更加严重。
(二) 信息不对称
医患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医患对医学信息、医院规章制度、治疗程序等方面信息不了解。医院在专业技术服务方面有绝对优势,而且在治疗医药定价、收费等方面有绝对优势和信息垄断地位。在这些信息传递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患者的“知情权”而进行有选择的信息传递。当医患信任危机和患者利益受损同时出现,“医闹”现象应运而生。
(三) 体制方面的缺陷
我国目前解决医疗纠纷的法律体系不完善,同时处理“医闹”的法律体系也同样不够完善。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适用于解决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法律由于该体系的不够完善,造成当事人通过司法诉讼的解决途径不够顺畅,这也是造成“医闹”产生的一个原因。同时,医疗体制改革不够深入,不能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在政府、医务人员公众形象的社会博弈过程中,政府损失的是政治治理的威信,医务人员损失的是专业权威和声誉。
(四) 新闻媒体的推动
新闻媒体为了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报道医患纠纷,不顾医疗活动的特殊性和科学性,不做认真调查, 仅听患方一面之词,先入为主,仅凭主观想象,对未
调查清楚的一些纠纷也加以不负责任的报道或是相互转载,进行炒作,误导社会舆论。加剧医闹事件的发生。
从医改视角分析“医闹”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