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1年高考各省历史试题汇编14.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外交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2011年江苏历史,10)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日内瓦会议)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毛泽东的“走出去”是指要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外交关
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A错误;中位, B错误;克林顿执政时期中美关系才被定位为“战略伙伴关系”,C错误,故选D项。
【答案】D
1.(2011年海南卷,2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求同存异”方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再现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从材料信息“1955年”,“……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敌对情绪”可以判定是万隆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赢得了各国的广泛认同,促进大会的圆满结束。所以选A项。
【答案】A
3.(2011年上海历史,27)“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


【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万隆会议与“求同存异”方针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周恩来”、“共同基础”、“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可知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答案】C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2011年本课时没有独立命制选择题

2011年高考各省历史试题汇编1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追风少年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