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老子、孔子的伦理哲学.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太极拳与老子、孔子的伦理哲学太极拳起步修炼要求人们全身放松,内心清静,以柔软的姿势去原有的拙劲、蛮力。通过这个“柔”的手段“无欲以观其妙”(老子言),太极拳以“无欲”的方式,求它的最高境界,其实人间万象也是如此。你要得到一样最好的东西,第一步必须在思想上把它看淡,不要老是去想一定要得到它。如果这样做,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九阴真经》的神奇功夫引得各门、各派的武林人士明争暗斗,为之血洒杀场,斗得天昏地暗,遍地尸首横飞,到头来,还是落到没有想得到它的郭靖手中,多么有嘲笑味的故事,却寓示着“无为而无所不为”的道理。太极拳的“柔缓”只是修炼的手段,并非最终目的。太极拳的“无欲”---清静,不是让人长期“心无所思”像木偶人,刚好相反,这种“柔”可致“极刚”,这种“无欲”(清静)可致“大智大勇”“大彻大悟”,所以老子说“大智若愚”。做任何事情,方式、手段可因人而异、因智而异,其实全活要的都是最后的结果。在今天商品经济时代,大部分年青人,钻在商品堆中活得滋滋有味,根本认识不到太极拳是国粹,有人还认为太极拳是老年人没事儿干的时候才练的。但是有一部分年轻人认识到了太极拳的好处,走进了太极拳的圈子,我认为这是智者。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想得到的、都去争的东西,你不要去争,这是合乎道的“大智”。虽然凡夫俗子认为你很愚蠢,其实不然,“大智若愚”。在每个人都去商海捞钱的时候,你如果有幸进了太极拳这个圈,你就应该珍惜,好好去练。还要“持之以恒”,管谁说你消极避世,不谙世事!我们做事要的是最后的结果,而不是讲求起初手段,笑到最后才是赢家。这就是修炼太极拳给人们的启示之一。启示之二太极拳讲求从“柔”入手,待人处事也应当以“柔”待之。柔属阴,隐之不显,是保身之道。天下柔之莫过于水,水性宽容,水性荡之威力无比。修炼太极拳时,起初让人去硬求柔。性情暴躁的人,通过习拳可易性,可戒急躁,可求稳重。习拳之人,从第一天起就应当去理解太极拳“柔”的内涵。太极拳强调以“柔”为本,以“不争”为用,要求肢体放松,动作柔缓,在追求极柔的过程中,逐渐步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弱胜刚强”(老子言)的境界。天下至柔者莫过于水,至刚者莫过于金石,但滴水可穿金石。水为成就自己的阳刚之美,在自己力量微弱肘,碰到坚硬的石崖与障碍物,它绕道而行,“抗之不及可避及”。所以为人处事应仿“几于水”之道。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汇聚的地方,由于它善于处在下游,把自己放在了最低的位置,成就了自己的大。由此可以想到,要想处在别人的前面,必须把自已摆在别人的后面;要想处在别人的上位,自己必先谦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拥护爱戴,才能够真正地处在人前,处在人上。为人处事应仿效水任其成形,随遇而安,能屈能伸,能高能低。我的老师-陈正雷大师曾说过一句很实在很富有哲理的话:“我虽然在国际、国内太极拳界有点名气,人称‘太极泰斗'也好,称‘太极金刚'也好,我根本不在乎这些,太极拳界都知道我,但除了太极拳这个圈,谁人还认识我陈正雷?你在这方面行,在其他方面给人家做学生,有可能都不是好学生。”韩愈《劝学》中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代圣贤孔子曾深有感慨地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从我的老师陈正雷大师身上真正懂得了什么是“虚怀若谷”,真正也懂得了“得意忘形”的含义。其实太极拳练到刚柔相济、五阴并五阳的太极境界时,

太极拳与老子、孔子的伦理哲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