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南阳师范学院2014届毕业生
毕业论文(设计)
,大量内容在介绍内部编制,对我国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编制存的问题及优化路径明显分析薄弱。
建议:简化对内部编制的介绍,重点内容放在我国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编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三部分内容上。
,可以借鉴别人的观点,但不能抄袭。
题目:我国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编制
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分析
完成人: 李伟虹
班级: 2012-14
学制: 2 年
专业: 财务管理
指导教师: 张保林
完成日期: 2014-03-18
目录
摘要 (1)
一、引言 (1)
二、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的理论基础 (2)
(一)事业单位的类别和特征 (2)
(二)内部编制内涵及发展演变 (3)
(三)预算编制依据及流程 (5)
(四)预算编制管理 (7)
三、我国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8)
(一)我国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 (8)
(二)我国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编制的优化路径 (10)
参考文献 (12)
我国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
及优化路径分析
作者:李伟虹
指导老师:张保林
摘要:在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频繁追加预算支出、在科目间随意调整预算指标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预算文件的法律效力,降低了预算执行的约束力。由于预算编制过程本身较强的主观性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一些突发性增支因素,财政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编制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但是也有一些差异是由于制度上的不完善、程序上的不合理、操作中的不科学等原因造成的,这些差异是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避免或者缩小的。因此,本文把研究重点放在此类差异的表现及其成因、以及如何缩小预算执行差异上。本文从深刻剖析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编制理论的角度,结合当前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现状,解析现阶段内部预算编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解决优化路径。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优化路径
引言
在政府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由于预算编制过程本身较强的主观性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一些突发性增支因素,财政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编制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但是也有一些差异是由于制度上的不完善、程序上的不合理、操作中的不科学等原因造成的,这些差异是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避免或者缩小的[1]。预算执行管理是预算实施的关键环节。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关系党和国家各项重大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财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同时能解决财政工作中重分配、轻管理的问题[2]。而且在支出管理方面,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能遏制财政资金到位率低、预算执行进度慢、项目支出管理不严的问题,很好的解决财政资金闲置、浪费、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为各部门制定决策提供有效依据[3] [4]。因此,必须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更好地为财政改革发展的大局服务。
二、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的理论基础
(一)事业单位的类别和特征
事业单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社会组织和体制现象,它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诞生的,国外并无与其相当的概念。事业单位作为一类社会组织,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我国的经济体制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转变,在改革过程中,事业单位本身也处于不断变革之中,不同阶段对事业单位的解释和界定也有所不同[5]。
从1963年7月颁布《国务院关于编制管理的暂行规定》从经费来源和编制的角度将事业单位规定为:凡是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由国家事业费内开支的单位均为事业单位。1984年全国编制会议《关于国务院各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编制管理试行办法(讨论稿)》则从活动的性质和目的来界定事业单位,该办法规定。凡是为国家创造或者改善生产条件,从事为国民经济、人民文化生活、增进社会福利等项服务活动,不是以为国家积累资金为目的的单位,可定为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1990年,国家统计局、人事不、劳动部、国家计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在劳动计划和统计中划分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暂行规定》,除从活动的性质和穆的来界定事业单位外,还开始注重明确事业单位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立地位,该暂行规定将事业单位定义为。从事为生活和生产服务以及提高人民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服务的独立单位。1998年4月管理暂行条例》是这样界定事业单位的。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6]。
中国现有的
3---29---修改意见---初稿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