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南师天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协期
“畴骑”一中国史上最早的骑兵
王晓天
在近代的军事武器出现以前, 骑兵无疑是军事上最灵活最具战斗力的兵种。在我国, 骑兵也有着
‘
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的看法是在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刁有了“我国的第一支骑兵”。有
些同志对此稍作修正, 认为骑兵的出现, “大约开始于春秋战国之交”。①但无论怎样, 均认为“我国
春秋时期尚无骑兵”。②本文认为春秋时期秦穆公的“畴骑”, 就是中国史上最早的骑兵。这在时
间上, 不仅远远早于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而且也比春秋战国之交要早一个半世纪左右。兹不
揣浅陋, 大胆阐述如下, 深盼方家赐教。
一
“畴骑”, 见之于《韩非子· 十过》, 其云
公于重耳自曹入楚, 自楚入秦。入秦三年, 秦穆公召群臣而谋日“昔者晋献公与寡人
交, 诸侯莫弗闻。献公不幸离群臣, 出入十年矣, 嗣子不善, 吾恐此将令其宗庙不拔除而社梭不
血食也。如是弗定, 则非与人交之道。吾欲辅重耳而人之晋, 何如”群臣皆日“善。”公因起
‘卒, 革车五百乘, 畴骑二千, 步卒五万, 辅重耳入之于晋, 立为晋君。
一
此处“畴骑”, 上海人民出版社年出版的《韩非子》注云“旧注畴, 等也。言马齐等皆精
妙也。”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韩非子校注》则干脆注为“畴骑, 同一规格的马。”查《韩非
子》的其它各种版本, 亦大都如此。这类解释, 初看似平可以, 其实大不然。首先, 联系前后文看
一
“革车”, 指蒙上兽皮的车, 是一种行军时可装载轴重, 宿营时可供卧息、可当军垒, 作战时可为电
守、可以横阵的用途很广的战车。③“步卒”指的是步兵。“革车”、“畴骑”、“步卒”三者并
举, 独释“畴骑, 为“同一规格的马”, 显然勉强, 况当时晋国内乱, 晋怀公已经即位, 秦穆公以武
力助重耳入晋强夺晋国君位, 何苦用“同样规格的马”二千呢第二, 从春秋时所行礼制米看, 尽管
当时已开始“礼坏乐崩”, 但仍盛行周礼。重耳尚未即位为晋君, 秦穆公即或以诸侯之礼厚待之, 也
用不着以二千匹“同样规格的马”来表示隆要。查有关先秦史籍, 更是从无此等记载。第三, 在先秦
时代, 车马相连, 有车必有马, 有马必有车, 一般是一车四马。④因此, 在先秦、秦汉古籍中, 凡言
·
“乘”或“辆”, 均包括了车本身和相应的马数。如《诗· 小雅· 六月》“元戎十乘, 以先启
· “”“
行”, 《逸周书克殷解》周车三百五十乘阵于牧野, 《左传》定公五年秦子蒲、子虎帅车五百乘以乡
救楚”, 《孟子· 尽心篇》“武王之伐殷也, 革车三百辆”, 《战国策· 赵策》“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质
于齐”, 等等, 均不再另外列出有马多少匹。因此, 这里既已言明“革车五百乘, 则“畴骑二千”不指驾车之
马, 当很清楚, 显然是另有所指‘总之, 不论从哪一方面说, 释“畴骑”为“同一规格的马”是不妥当的。
那么, 应该怎样解释才最准确呢
《史记· 历书》裴胭集解引如淳日“家业世世相传为畴。”《汉书· 律历志》注所引同, 师古日
。“。‘
,’口说是也”清人钱大听说如氏家业世世相传之解, 最为精当畴之言传也, 《西都赋》农服
先畴之欧亩’,
_畴骑_中国早期骑兵研究 畴骑_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