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粗铜的火法精炼(楚雄).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铜的火法精炼
目录
一、粗铜火法精炼的目的
二、铜火法精炼炉的结构
三、固定式反射炉
四、反射炉生产的基本原理
五、杂质在精炼过程中的行为
六、生产工艺流程图
七、反射炉精炼作业实践
一、粗铜火法精炼的目的
目前使用的精炼方法有两类:
1)粗铜火法精炼,%以上的精铜。该法仅适用于金、银和杂质含量较低的粗铜,所产精铜仅用于对纯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2)粗铜先经过火法精炼除去部分杂质,浇铸成阳极,再进行电解精炼。%以上杂质含量达到标准的精铜。这是铜生产的主要流程。
粗铜火法精炼是要达到下面两个目的:一是尽可能地除去部份杂质(包括SO2、O2、Pb、As、Sb、Ni、Bi等),~%;二是浇铸出板面光滑、厚薄均匀、无飞边毛刺、悬吊垂直好的阳极板,达到电解工艺的要求。阳极板属于中间产品,由于原料与工艺的差异,它的化学成分标准是由工厂各自制定,%~%,
电解对阳极铜的物理外形规格要求,各工厂的控制标准不同,但要求阳极铜厚度均匀;阳极铜耳部饱满、坚固、不许有明显裂纹,耳子底部无飞边,耳部顶端对板面的弯曲度不大于10mm;板面平整、细花纹、不夹渣;飞边、毛刺不超过6mm,板面起泡不超过6mm;不允许有冷隔层,不允许上薄下厚。
二、铜火法精炼炉的结构
用于铜火法精炼的炉型有固定式反射炉、回转式精炼炉、倾动式精炼炉三种。
回转式精炼炉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发的火法精炼设备。它是一个圆筒形的炉体,在炉体上配置有2—4个风口、一个炉口和一个出铜口,可作360度回转。转动炉体进行氧化、还原作业。回转炉体可进行加料、放渣、出铜,操作简便、灵活。
倾动式精炼炉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瑞士人研究发明的。它是在反射炉和回转炉基础上,吸取了两种炉型的长处而设计的。炉膛形状像反射炉,保持较大的换热面积,采取了回转炉可转动的方式,增设了固定风口,取消了插风管和扒渣作业,减轻了劳动强度,既能处理热料又能处理冷料。倾动炉由炉基、摇座、炉体、驱动装置、燃烧器及燃烧室组成。炉基由耐热钢筋混凝土筑成,在炉基上装设钢结构摇座,摇座上沿为圆弧形,装有若干个滚轮。炉体底部也是圆弧形,座在摇座上。液压缸底部装在基础上,上部与炉底底部连接。伸缩液压缸带动炉体倾动,倾动角度为±300,有快慢两种倾转速度,氧化、还原、倒渣用快速倾转,浇铸用慢速倾转。
三、固定式反射炉
固定式反射炉是传统的火法精炼设备,是一种表面加热的膛式炉,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可以处理冷料,也可以热料,可以烧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或气体燃料。炉子容积可大、可小,波动范围较大。为了在精炼时使各部分熔体的温度保持均匀,从而使熔体各部分的杂质(特别是气体)含量及浇铸温度均匀,炉子作业空间不能太长以免发生温度降,为使熔池温度趋于一致,~2m的燃烧前室,而且把炉顶做成下垂式,保证炉尾温度与炉子中央的温度相近。
由于精炼产出的渣量不多,且铜与渣的比重差别大,故精炼炉不需要澄清分离区。现代精炼反射炉的作业空间长度一般为10~15m,宽度4~5m,~,~,以便在炉内维持一定的热量储备,可在一定程度内补偿炉内作业空间温度的波动。
1、固定式射炉的缺点
氧化、还原、扒渣和出铜等作业全部是手工操作。劳动量和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难以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炉子密封性差,散热损失大,烟气泄漏多,车间环境差。
氧化、还原作业,对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利用率低。
风管及辅助材料消耗大,操作效率低。
炉子操作安全性不如回转精炼炉和倾动精炼炉。
2、固定式反射炉结构
固定反射炉主要由炉体部分、骨架部分、余热利用及烟道部分、炉子供热系统等设备组成。

粗铜的火法精炼(楚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5
  • 收藏数1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陈晓翠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