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延高诗歌中的民间情怀
内容摘要:诗人车延高因其个人特有的生命体验,善于以其独到的民间视角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他借助现代诗歌的艺术手法形象地表达出了底层人民的生活形态,其诗歌作品中常常寄托着作者内心浓厚的民间情怀。
关键词:车延高诗歌民间情怀
武汉诗人车延高因诗集《向往温暖》而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但由于他的官员特殊身份,其诗歌创作一时间引起了网络的讨论热潮。在网友们过度放大的“羊羔体“诗歌现象的背后,车延高的一系列作品也被更多人所探讨研究。作为官员,他往往会因其个人经历,主动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作为诗人,他在追求现代诗歌艺术美的同时,常常寄托了自己关注现实生活的民间情怀。官员诗人车延高的诗歌作品因其独有的个人生命体验,蕴含着作者细腻的民间情怀与纯粹的精神追求。
一
作为一名诗人,车延高自发地关注社会中人们的生存状态,自觉地表现出对于底层民众生活的同情。“对于一个作家来说,重要的不是他有多少知识积累,他有多少生活积累。而正是你讲的具备或不具备那种包容性极大的情怀,这种情怀是一种超越、一种博大。”[1]车延高因其特殊人生体验,同时也因为自己对诗歌艺术美的追求,他自觉地从民间视角出发,在诗歌中还原底层劳动者的生活状态,进而表现出社会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他内心所聚集的民间情怀。
在车延高的一些诗歌中,他直面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存语境与精神状态,体现出一种真诚的民间情怀。“那时我咬着牙齿发誓/长大了,把祖国种满麦子/让我的妈妈天天吃上馒头/妈妈可怜,没有等到这一天/她提前住进了墓地/死前她反复叮嘱:别占地/多种些麦子/所以坟修的简单,就一堆土”(《我咬着牙齿发誓》),在这首诗中,作者走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将那种原始的对像“妈妈”一样受饿受苦人民的同情转化为一种更有冲击力的表达。又如“还要攒多久,才能买一套自己盖得房子/ 他忘了脚手架上不能分神/果然踏空了,没有翅膀/成了自由落体…同居三年了,还没娶她/她脆弱,现在肯定把自己哭成了泪水/用手摸了一把脸,嘴角是咸的/突然感觉活着就是满足/城市户口,房子都不重要/心里一热,想扯着嗓子对她喊/不干了,咱们回去结婚/就种那五亩三分地/没喊出来/娶她的钱还没有攒够/还是熬几年吧…(《还是熬几年吧》)作为一名执政者,面对底层劳动人民艰苦的生存条件,作者无疑是痛心的,但是面对这个万千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生活缩影的“他”和“她”,作者又自觉地作为一名诗人借助诗歌表现出对底层劳苦人民的同情与关切之情。
在诗歌内容与诗人情感的表达中,车延高走进现实,关注生活,进而通过自身经验的积累回归诗歌创作的本质。作者善于抓住自己关注生活的某个小点,将对于现实事物的情感最终通过诗歌创作的独特写法回归到诗歌情感的本质表达。“情怀”是一个作家真正强大之处,车延高能够做到民间情怀与个人内心的结合,用真诚的心去体验民间生活。
二
诗人对于诗歌的理想境界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对自己的内心追求也是持之以恒的。面对实实在在的世俗生活,车延高始终秉承着一种对于民间百态的人文关怀的理念,他关注社会,也对社会充满着希望之情。他在很多诗歌中通过一些意象的建构和语言的描绘来营造诗意的氛围,通过成熟的诗歌形式进而传达出自己对社会所想表达的人文关怀以及自己个人的精神追求。车延高擅长于通过平白简单的话语与真切感人的意境的诗歌技巧来感染读者
车延高诗歌中的民间情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