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儿童烧烫伤“熊孩”爹妈必知必会
儿童天性好奇,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渴望探索周围的世界,但由于对外界认知能力不够、身体发育未完善,往往容易受到各种伤害,烧烫伤就是常见的一种。我中心在全市8个区800户0~6岁儿童家庭开展了一项居家环境伤害危险因素评估,结果显示,%,居第二位。常见的情况有:洗澡时被热水烫伤,偷喝大人的热茶被烫伤,因好奇使用炉灶或燃放烟花爆竹被烫伤、灼伤,等等。由此可见,家有调皮“熊孩子”的家庭,应了解烧烫伤的相关知识,学会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必知:了解烧烫伤种类
根据发生原因,烧烫伤可分为热灼伤和吸入性烧伤。
●热灼伤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烫伤——由热的液体或蒸汽导致的损伤;
接触烧伤——由热的固体或烫的熨斗、厨房用具及燃着的香烟等物体导致的烧伤;
火焰伤——由燃着的香烟、蜡烛、灯具或火炉等引发火灾导致的烧伤;
化学烧伤——由于接触化学反应性物质而引起的烧伤,如强酸或强碱;
电烧伤——从电源输出插座、电线或用电器流出的电流经过机体而导致的烧伤。
●吸入性烧伤由于吸入过热的气体、热的液体或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有害生成物所导致的烧伤,为吸入性烧伤。
必知:判断烧烫伤严重程度
决定烧烫伤严重程度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是烧烫伤的深度和面积。
●深度一般采用“三度四分法”来分类。
Ⅰ度:轻度,仅伤及表皮层。创面红斑,轻度灼红,感觉过敏,无水疱。一般3~7日愈合,不留瘢痕。
II度:中度,伤及真皮层,分为浅II度和深II度。
浅II度:水疱较大,创面红润,泡壁薄,液体渗出多,基底潮湿,水肿明显,有剧痛。一般2周左右愈合,有色素沉着,不留瘢痕。
深II度:创面红白相间,液体渗出少,水疱较小,泡壁厚,基底苍白或红白相间,水肿,可见网状血管栓塞,痛觉迟钝。一般3~4周愈合,留瘢痕。
III度:重度,伤及真全皮层,甚至可深及皮下组织及肌肉骨骼。创面皮肤呈苍白样或蜡白样,严重的有焦痂、无水疱、焦黄、蜡白、炭化、坚韧,可见树枝状栓塞的静脉网,痛觉消失。愈合较慢,面积小者可自愈,面积大者需植皮,留瘢痕,影响功能和美观。
●面积
九分法(适用于成人和10岁以上儿童):头部9%、躯干18%、背18%、双上肢2×9%、双下肢2×18%、阴部1%,全身合计约100%。
手掌法(适用于成人及儿童):患者手掌(含五指合并部位)约相当于其身体表面积的1%。
必知:做好预防措施
大量证据表明,儿童期烧烫伤大多受环境条件制约并且可以预防。生活中,有儿童的家庭应根据自身情况,做好以下几种预防措施。
●安装烟雾报警器、自动喷水灭火装置,使用安全的灯具。
●儿童洗澡时不要使用温度太高的热水,以37~40℃为宜,放水洗澡时应先
预防儿童烧烫伤 “熊孩”爹妈必知必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