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元朝张文谦传.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元朝张文谦传张文谦(1217—1283),字仲谦,邢州(今河北邢台)人,父英,曾任邢州军资库使。文谦自少年与刘秉忠同窗,意气相投。年渐长,不愿仰衣食于父母,欲习吏事,为其父阻止,乃专志于儒学。1238年,参加蒙古国在中原举行的儒士考试,中选,得免本户徭役。 1247年,因刘秉忠推荐,被忽必烈征召到漠北,“擢置侍从之列,命司王府教令、笺奏”①,也就是担任怯薛中办理文书事务的必阇赤。1251年,他与刘秉忠共同向忽必烈进言,建议选官治理邢州,使之成为中原各地取法的榜样(参见本书《刘秉忠传》);又对当时中原政务应当急行改革者提出了一系列建议。1252年,从忽必烈征大理,与刘秉忠、姚枢同谏止屠城。1259年,从忽必烈攻宋,复以“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宜一视同仁,不可嗜杀”为谏。九月,大军抵长江北岸,奉命备舟楫济师渡江,遂进围鄂州;闰十一月,忽必烈决定撤兵,命文谦传谕诸将,并命他发降民二万北归。1260年三月忽必烈即位,立中书省,以文谦为左丞,与平章政事王文统共理政务。五月,建年号为中统元年,立十路宣抚司,文谦以中书左丞兼大名、彰德等路宣抚使,诏授虎符。这时汉地各路都由世袭地方长官管领,各行其政,当年六月卫州儒士王恽就上书张文谦说:“而今河朔数路,怀、卫两州,世官有晚唐擅据之强,风俗近天宝涂炭之苦,秽彰邻邑,政出多门”,盼他能以承宣之权“擿伏破奸”①。可见派出十路宣抚使实是推行新政,整饬各路诸侯,加强皇权的重要措施。宣抚使权责甚重,故多以潜邸旧臣充任。《张文谦神道碑》说他出任宣抚使是因为在与王文统谋议之际,常提了不同意见,为文统所忌,乃求出;临行,对文统说:“天下生民疲弊日久,岁属大旱,若不量蠲税赋,将无以慰来苏之望。”文统以为“世祖新即大位,国家经费为数不赀,且素无积储、何所供亿。”他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俟时和岁丰,取之未晚也。”于是同意减免常赋十之四,商、酒税额十之二。碑作于王文统被诛之后,所载张、王二相间的矛盾未必是实录。文谦在宣抚河北诸路时,辟儒生尚文为书记,胡祗遹为员外郎,杜瑛为提举学校官。中统二年春入朝,还居中书省。四月,他与王文统、廉希宪、张易等宰执官在开平共议选官、差发、驿传、钞法等政务,取得一致意见,制定了各道宣抚司条画,奏准施行;五月,完善中枢政府机构,设立左、右部分掌庶务,世祖任命了中书省右、左丞相、平章、右、左丞、参政以及尚书等官,并决定了诸宰臣留中(开平中省)和分省燕京人员,文谦仍任中书左丞,与右相史天泽等留中。三年,世祖以阿合马领中书左、右部,总管财赋,阿合马提出有关事务由他直接奏闻,不必报告中书。诏命廷议,文谦指出:专人分管财用,前代是有的,但不报告中书却没有这个体例,如果中书省不能查问财赋事,难道要天子亲自管吗?世祖肯定了他的意见。皇子真金封燕王,守中书令,但未莅省署事,文谦与刘秉忠等奏言:“燕王既署相衔,宜于省中别置幕位,每月一再至,判署朝政。”于是真金入中书,加强了朝廷的权力①。至元元年(1264),诏命文谦以中书左丞行省于西夏中兴(今宁夏银川)。①李谦:《张文谦神道碑》,《元文类》卷五八。以下引文未注出处者皆见碑。①王恽:《秋涧集》卷六八。①《元史》卷五《世祖纪》二;卷一一五《裕宗传》。当地文化、民俗与中原不同,政务还没有上轨道,文谦寻得被俘为奴的四川儒士五六人,释为良民,教以案牍,使任吏胥,于是地方政府机构的事务渐有头

元朝张文谦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乘风破浪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