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
教师袁桂峰
免疫学基础(检本)
2003年2月
1
第一节抗原提呈细胞
第二节抗原提呈
2003年2月
2
免疫学基础(检本)
第一节抗原提呈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是指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2003年2月
3
免疫学基础(检本)
根据APC表面膜分子表达的特点和功能的差异分
专职APC:表达MHC-II类分子的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通常所指的抗原提呈细胞。
非专职APC(两类):表达MHC-I类分子的靶细胞(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经诱导表达MHC-II分子的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
2003年2月
4
免疫学基础(检本)
图抗原递呈细胞染色
2003年2月
5
免疫学基础(检本)
图抗原递呈细胞的特性比较
2003年2月
6
免疫学基础(检本)
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
来源于骨髓,判定三依据:形态学、细胞表面标志、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主要标志为CD1a、CD11c和CD83。DC能表达结合微生物的受体、MHC-II类分子、辅助刺激分子等。功能最强的APC,最大特点是能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适应与固有免疫的桥梁。
2003年2月
7
免疫学基础(检本)
根据来源分:髓系DC(通常所指)与淋巴系DC(P87)。
根据分化成熟状态分:非成熟与成熟DC。
根据表面标志和功能分:髓样DC(mDC)和浆细胞样DC(pDC)
2003年2月
8
免疫学基础(检本)
体内分布广泛,根据分布部位分:①淋巴样组织中的DC(IDC、FDC);②非淋巴样组织中的DC(间质性DC和LC);③体液中的DC。
2003年2月
9
免疫学基础(检本)
髓系DC前体经血循环入非淋巴组织(实体器官、上皮),此时非成熟的DC具有很强的摄取、处理和加工抗原的能力,但提呈抗原能力弱。在摄取抗原或受到某些刺激后,DC逐渐成熟并进入次级淋巴器官,此时提呈抗原能力增强,但摄取、处理抗原能力弱。
2003年2月
10
免疫学基础(检本)
第章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