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故宫(1).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09年版导游词故宫(1)
题一:午门前讲故宫(历史沿革中明清两朝概况;紫禁城名称的由来;紫禁城的布局;午门及午门广场)

讲解顺序:
1:开场白
2:故宫概况
3:故宫名称由来
4:故宫历史(明朝、清朝、民国、今日)
5:故宫的布局
6:午门及午门广场
7:结束语
(共2796字)

开场白(略)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朝24位皇帝居住过的皇宫。故宫无论是从总体布局还是建筑形式,都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礼制和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馆藏文物100余万件,代表了中。是中国保存最完成、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1961年,故宫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博物院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了中外游客到北京的必游之地。

故宫在明清历史上叫紫禁城。为什么叫紫禁城呢?因为古代天文学认为,天上的恒星分三垣,三垣指紫微、太微、天市三大天区。紫微垣在中间最高处,由15颗星组成。又传说,玉皇大帝生活的地方叫紫微宫,所以取,紫字。禁,是指禁地。皇宫又叫“大内”,警卫森严。所以北京皇帝居住的地方又叫紫禁城。

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耗时14年整。在此期间,动用工匠23万、民夫百万,建筑材料选自我国大江南北。工程设计和营造,以南京皇宫为蓝本,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页。

明永乐十九年(1421)元旦吉日,明成祖朱棣在紫禁城的奉天殿接受朝贺,宣布紫禁城正式启用。明朝时修建的紫禁城奠定了它宏伟的基础。可紫禁城建成后,天灾人祸不断。明永乐十九年(1421)四月,启用不到百日的前朝三大殿就被大火烧毁。其他建筑,在明朝历史上也是几经烧毁,几经重建。明朝末年全国又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宫殿建筑、宫藏文物惨遭破坏。

清朝统治者入驻中原后,经过数代皇帝的经营,紫禁城逐步恢复了元气。康雍乾三朝,对紫禁城里大部分的建筑、区域进行了改造。如文渊阁、斋宫、宁寿全宫等。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清朝的皇帝非常重视防火。首先改造了建筑的防火结构,其次增设火班(消防队),第三配备防火器材。如太平缸、激桶(可喷水的器械)等。这些措施都比较有效的防止了重大火灾的发生。可好景不长,到了清朝中后期,随着国力的衰败,管理的松懈,垃圾如山、河道淤塞、火灾又起。武英殿、太和门、建福宫等,又分别在同治、光绪、民国初年被大火烧毁。

到了宣统三年(1911),末代皇帝溥仪退位。经历了半个世纪辉煌的紫禁城,正式走上了下坡路。退位后的宣统皇帝还依然居住在紫禁城的内廷,也就是乾清门广场以北、神武门以南的区域。民国二年(1913)十月十日,袁世凯在紫禁城的太和殿,举行了民国大总统的就职典礼。前朝三大殿加一门上的满汉两种文字的牌匾,被他改成了只有汉字的牌匾。原皇帝的九龙雕漆宝座也改成了西洋式的靠背椅。民政变”,溥仪被迫搬出皇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执政时期,宣布成立了“清室善后委员会”,负责处理清廷的公私财产、馆藏文物和筹备成立故宫博物院等相关事宜。1925年10月10日紫禁城正式以故宫博物院的形式对外开放。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为了保护故宫馆藏文物,国民政府将故宫内13000余箱文物运往南方,解

故宫(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水月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8-11-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