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步
这句成语出自《庄子·秋水》讲的一个寓言故事。
邯
郸是春秋时期赵国的首都。那里的人非常注意礼仪,无论是走路、行礼,都很注重姿势和仪表。因此,当地人走路的姿势便远近闻名。
在燕国的寿陵地方,有个少年人很羡慕邯郸人走路的姿势,他不顾路途遥远,来到邯郸。在街上,他看到当地人走路的姿势稳健而优美,手脚的摆动很别致,比起燕国走路好看多了,心中非常羡慕。于是他就天天模仿着当地人的姿势学习走路,准备学成后传授给燕国人。搞乱了。最后他竟然弄到不知怎样走路才是,只好垂头丧气地爬回燕国去了。
学习一定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循序渐进,万万不可贪多求快,好高骛远。否则,就只能像这个燕国的少年一样,不但学不到新的本领,反而连原来的本领也丢掉了。
但是,这个少年原来的步法就不熟练,如今又学上新的步法姿势,结果不但没学会,反而连自己以前的步法也搞乱了。最后他竟然弄到不知怎样走路才是,只好垂头丧气地爬回燕国去了。
指鹿为马《史记·秦始皇本纪》
掩耳盗铃《吕氏春秋·自知》
闻鸡起舞《晋书·祖逖传》
后来居上
邯郸学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