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时代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最高营运速率达到不小于每小时200公里,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至少250公里的铁路系统。高速铁路除了在列车在营运达到一定速度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高速行车是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行车速度指的是正规运营中实现的速度,而不是实验速度。目前世界上认同铁路最高速度达到200km/h称为高速;最高速度为140—160km/h;最高速度120时称为常速。我国把最高速度为160(如广深线)时称为准高速;把最高速度达到140的称为快速;在部分线路上运营的时速不超过250公里每小时的列车称为“动车组”,时速达到300公里每小时及以上的列车称为“高速动车组”。在广义的高速铁路包含使用磁悬浮技术的高速轨道运输系统。
中国的高速铁路的建设始于1999年所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经过10多年的
高速铁路建设和对既有铁路的高速化改造,中国目前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截止2013年9月26日,中国高铁总里程达到10463公里,“四纵”干线基本成型。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45%,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
高铁————一次深刻透彻的交通大改变,就这样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进行中的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也必然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的幸福旅行体验
国内高铁发展现状
1、中国高铁发展现状
中国高速客运铁路,常被简称为“中国高铁”。高速铁路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的运输方式,中国的高铁速度代表了世界的高铁速度。中国是世界上
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在运行速度上,目前最高设计时速可达350公里,已于2011年6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的京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最高时速达到300公里;在运输能力上,一个长编组的列车可以运送1000多人,每隔3分钟就可以开出一趟列车,运力强大;在适应自然环境上,高速列车可以全天候运行,基本不受雨雪雾的影响;在列车开行上,采取“公交化”的模式,旅客可以随到随走;在节能环保上,高速铁路是绿色交通工具,非常适应节能减排的要求。
1998年5月,广深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完成,设计最高时速为200公里,为了研究通过摆式列车在中国铁路既有线实现提速至高速铁路的可行性[3],同年8月广深铁路率先使用由瑞典租赁的X2000摆式高速动车组[4]。由于全线采用了众多达到1990年代的技术和设备,因此当时广深铁路被视为中国由既有线改造踏入高速铁路的开端。1998年6月,韶山8型电力机车于京广铁路的区段试验中达到了时速240公里的速度,创下了当时的“中国铁路第一速”,是为中国第一种高速铁路机车。
衡阳高铁东
京津城际铁路由于高速铁路相对具有运载能力大、运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等特点,而中国铁路此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客运速度慢、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因此高速铁路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中国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年-2000年)期间进行的三次中国铁路大提速的基础上,铁道部随后制定了《“十五”期间铁路提速规划》正式将高速铁路建设列入规划,《规划》提出:到“十五”末期,初步建成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连接全国主要城市的全路快速客运网,总里程达16000公里[
中国高铁时代 免费下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