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茵草场,乱象丛生
当越来越多的高尔夫球场“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后,带给人们的却是深深的隐忧,因为它们竟如鸠占鹊巢一般,侵占着大量的其他规划用地。
从进入国内之日起,“高尔夫”就仿佛是奢华生活象征,对普通百姓来说高不可攀。然而,曾几何时,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高尔夫这项运动也有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趋势。从1984年香港首富李嘉诚在广东中山修建中国大陆第一家高尔夫球场开始,作为贵族运动的高尔夫,伴随着中国富人的增多而逐渐得到推广,且以加速度态势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进。
600多球场中正规的只有10家
朝向管理集团是国内一家专营高尔夫业务的大型公司,该公司近年以《朝向白皮书》形式,向社会发布具有权威性的高尔夫行业动态数据。2011年的《朝向白皮书》显示,2010年虽在政策的严厉打压下,我国仍新开高尔夫设施45家,除西藏之外,高尔夫球场在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定期打高尔夫的球手也猛增了11%,达到33万人。
据北京林业大学高尔夫教育与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5月,全国共有高尔夫球场600座左右,其中经国家正规审批通过的只有10家左右。北京林业大学高尔夫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韩烈保,常年带领着40多名硕士、博士奔走在各大高尔夫球会,对中国的高尔夫产业了然于胸。他说:
“这就是我国高尔夫产业几年来的现状,从2004年国务院明令禁止时的170多个,发展到现在的600多个。北京2004年时的球场有20多个,如今已经有60多个,京津冀现在加起来已经有100多个。这些球场怎么建起来的?国家应该对高尔夫产业采取什么措施?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一镇建起6个高尔夫球场
“北京四季青镇一个乡镇就建设了6座高尔夫球场,以前有媒体报道过,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不久前,一位知情人士就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高尔夫球场违建情况,向媒体记者进行举报。
尽管只是周五,还未到周末,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门头新村的香山国际高尔夫球场门庭若市。只见名车云集,绿草茵茵,湖水碧波荡漾,来此打球的顾客络绎不绝。
这个占地2800亩的高尔夫球场项目,由北京润地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投资兴建,本来审批立项的功能是一个绿色体育休闲园,但建成后却成了高尔夫球场。该公司副总经理朱森向媒体透露:“球场土地属于四季青镇,在北京市的总体规划上应为绿化带。受政府委托,润地公司投资两亿余元建成了目前这样一个以高尔夫球场为主的绿色体育休闲园。高尔夫球场所占的2700亩地,是包括绿化带在内的总面积。”他也坦承:“球场属于未批先建,公司将补办相关手续。”
香山国际高尔夫球场并非是北京地区唯一一家建在绿化带内的球场——在北京加快绿化隔离带地区建设、“引资建绿”的政策背景下,原本是向社会免费开放的万柳体育公园,变成了占地2700亩的北京万柳高尔夫俱乐部;而位于朝阳区的鸿华高尔夫球场,也是当地政府以
“建设绿化隔离地区”名义,强行拆除之前的建筑而建成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彭剑波,对北京市的高尔夫球场历经两年进行调研之后得出的结论是:高尔夫正式球场和高尔夫练习场的建设,侵占了北京市大量的绿化隔离地区。
长江防洪区域内的高尔夫球场
驱车行驶在镇江通往扬州的润扬大桥上,两侧的东方高尔夫球场与太阳岛高尔夫球场大片的绿地与长江交相呼应,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随着前
绿茵草场,乱象丛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