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关于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少以文名,庆历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慈溪县学记》作于1047—1049年间,时王安石为鄞(Yin,音同“银”)县令。
本文记述了北宋前期学校衰废的情况——各地但立孔庙,不见教学。慈溪能够兴建学校,实属不易。 1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庠、遂序、国学之法立乎其中。乡射饮酒、春秋合乐、养老劳农、尊贤使能、考艺选官之政,至于受成、献馘、讯囚之事,无不出于学。于此养天下智仁圣义忠和之士,以至一偏之伎,一曲之学,无所不养。而又取士大夫之材行完洁,而其施设已当试于位而去者,以为之师。释奠、释菜,以教不忘其学之所自。迁徙逼逐,以勉其怠而除其恶。 2
则士朝夕所见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其服习必于仁义,而所学必皆书其材。一日取以备公卿大夫百执事之选,则其材行皆已素定;而士之备选者,其施设亦皆素所见所闻而已,不待阅习而后能者也。古之在上者,事不虑而尽,功不为而足,其要如此而已。此二帝、三王所以治天下国家而立学之本意也。
3
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而学之士,群居,族处,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至其陵夷之久,则四方之学者,废而为庙,以祀孔子于天下,斫木抟土,如浮屠、道士法,为王者象。州县吏春秋帅其属释奠于其堂,而学士者或不豫焉。盖庙之作,出于学废,而近世之法然也。
4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者。当此之时,学稍稍立于天下矣,犹曰县(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于是慈溪之士,不得有学,而为孔子庙如故,庙又坏不治。今刘君居州,使民出钱,将修而作之,未及为而去,时庆历某年也。
后林君肇至,则曰:“古之所以为学者,吾不得而见,而法者,吾不可以毋循也。虽然,吾之人民于此不可以无教。”即因民钱作孔子庙
王安石.慈溪县学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