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禅家龟鉴.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禅家龟鉴
曹溪退隐述
有一物于此。从本以来昭昭灵灵。不曾生不曾灭。名不得状不得。
一物者何物。古人颂云。古佛未生前。凝然一相圆。释迦犹未会。迦叶岂能传。此一物之所以不曾生不曾灭。名不得状不得也。六祖告众云。吾有一物无名无字。诸人还识否。神会禅师即出曰。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此所以为六祖之孽子也。怀让禅师自嵩山来。六祖问曰。什么物。伊么来。师罔措。至八年方自肯曰。说似一物即不中。此所以为六祖之嫡子也。三教圣人从此句出。谁是举者。惜取眉毛。
佛祖出世。无风起浪。
。出世者大悲为体度众生也。然以一物观之。则人人面目本来圆成。岂假他人添脂着粉也。此出世之所以起波浪也。虚空藏经云。文字是魔业。名相是魔业。至于佛语亦是魔业。是此意也。此直举本分。佛祖无功能。乾坤失色。日月无光。
然法有多义。人有多机。不妨施设。
法者一物也。人者众生也。法有不变随缘之义。人有顿悟渐修之机。故不妨文字语言之施设也。此所谓官不容针私通车马者也。众生虽曰圆成。生无慧目甘受轮转。故若非出世之金鎞。谁刮无明之厚膜也。至於越苦海而登乐岸者。皆由大悲之恩也。然则恒沙身命难报万一也。此广举新熏感佛祖深恩。王登宝殿。野老讴歌。
强立种种名字。或心或佛或众生。不可守名而生解。当体便是。动念即乖。
一物上强立三名字者。教之不得已也。不可守名生解者。亦禅之不得已也。一抬一搦旋立旋破。皆法王法令之自在者也。此结上起下。论佛祖事体各别。久旱逢佳雨。他乡见故人。
世尊三处传心者为禅旨。一代所说者为教门。故曰禅是佛心。教是佛语。
三处者。多子塔前分半座一也。灵山会上举拈花二也。双树下椁示双趺三也。所谓迦叶别传禅灯者此也。一代者四十九年间所说五教也。人天教一也。小乘教二也。大乘教三也。顿教四也。圆教五也。所谓阿难流通教海者此也。然则禅教之源者世尊也。。以无言至于无言者禅也。以有言至于无言者教也。乃至心是禅法也。语是教法也。则法虽一味。见解则天地悬隔。此辨禅教二途。不得放过。草里横身。
是故若人失之于口。则拈花微笑皆是教迹。得之于心。则世间粗言细语皆是教外别传禅旨。
法无名故言不及也。法无相故心不及也。拟之于口者失本心王也。失本心王则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尽落陈言。终是无物也。得之于心者非但炫谈善说法要。至于燕语深谈实相也。是故宝积禅师闻哭声踊悦身心。宝寿禅师见诤拳开豁面目者以此也。此明禅教深浅。明珠在手。弄去弄来。
吾有一言。绝虑忘缘。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
绝虑忘缘者得之于心也。所谓闲道人也。於戏其为人也。本来无缘本来无事。饥来即食困来即眠。绿水青山任意逍遥。渔村酒肆自在安眠。年代甲子总不知。春来依旧草自青。此别欲一念回光者。将谓无人。赖有一个。
教门惟传一心法。禅门惟传见性法。
心如镜之体。性如镜之光。性自清净。即时割然还得本心。此秘重得意一念。重重山与水。清白旧家风。
评曰。心有二种。一本源心。二无明取相心也。性有二种。一本法性。二性相相对性也。故禅教者同迷守名生解。或以浅为深。或以深为浅。遂为观行大病。故于此辨之。
然诸佛说经。先分别诸法。后说毕竟空。祖师示句。迹绝于意地。理显于心源。
诸佛为万代依凭。故理须委示。祖师在即时度脱。故意使玄通。迹。祖师言迹也。意。学者意地也。胡乱指注。臂不外曲。
诸佛说弓。祖师说弦。佛说无碍之法方皈一味。拂此一味之迹。方现祖师所示一心。故云庭前柏树子话。龙藏所未有底。
说弓曲也。说弦直也。龙藏龙宫之藏经也。僧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答云庭前柏树子。此所谓格外禅旨也。鱼行水浊。鸟飞毛落。
故学者先以如实言教委辨不变随缘二义。是自心之性相。顿悟渐修两门是自行之始终。然后放下教义。但将自心现前一念参详禅旨。则必有所得。所谓出身活路。
上根大智不在此限。中下根者不可躐等也。教义者不变随缘。顿悟渐修有先有后。禅法者一念中不变随缘。性相体用元是一时。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故宗师据法离言直指。一念见性成佛耳。放下教义者以此。明历历时云藏深谷。深密密处日照晴空。
大抵学者须参活句莫参死句。
活句下荐得堪与佛祖为师。死句下荐得自救不了。此下特举活句使自悟入。要见临济。须是铁汉。
评曰。话头有句意二门。参句者径截门活句也。没心路没语路无摸𢱢故也。参意者圆顿门死句也。有理路有语路有闻解思相故也。
凡本参公案上切心做工夫。如鸡抱卵。如猫捕鼠。如饥思食。如渴思水。如儿忆母。必有透彻之期。
祖师公案有一千七百则。如狗子无佛性。庭前柏树子。麻三斤。干屎橛之流也。鸡之抱卵。暖气相续也。猫之捕鼠。心眼不动也。至于饥思食渴思水儿忆母。皆出于真心。非做作底心。故云切也。参禅无此切心。能透彻者无有是处。
参禅须具三要。一有大信根。二有

禅家龟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点
  • 文件大小52 KB
  • 时间2018-11-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