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侗族“龙灯吉利”的文化内涵.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侗族“龙灯吉利”文化内涵解读
欧阳大霖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贵州·都匀 558000)
摘要:“龙灯吉利”是流传于侗族北部方言区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是在侗族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有机交融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侗族民间传统说唱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侗族龙灯吉利说唱艺术文化内涵
On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Lucky saying about Dragon” of the Dong Nationality
Ouyang Dalin.
(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Duyun. Guizhou. 558000)
Abstract: “Lucky saying about dragon” is a folk talking and singing art spreading in the north localism area of the dong people , which derives from the local culture of the dong nationality’mingling with the outside culture. It has splendid cultural connotation.
Key words: dong nationality lucking saying about dragon
alking and singing art cultural connotation
侗族具有丰富多彩、独具一格的传统文化艺术。侗族民歌在以歌自娱、以歌娱人的环境中得到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自身丰富多彩的侗歌文化。“龙灯吉利”便是流传于侗族北部方言区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是侗族社会诸多民间歌谣的一个个案,是侗族民众春节期间龙灯习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就侗族独具特色的“龙灯吉利”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研究,敬盼方家指正。
一、侗族龙灯习俗与“龙灯吉利”
灯会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其形式之多、流布地域之广、流传时间之长,均是其他文化难以企及的。传统的龙灯习俗大多注重龙灯的滚耍、灯烛的绚丽,但是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天柱、锦屏、三穗以及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等侗族民众聚集地,
至今依然流传着一种与灯会习俗有密切联系的民间说唱艺术,俗称“龙灯吉利”,颇具特色。
侗族地区龙灯习俗从每年腊月开始至次年元宵节结束。侗族民众腊月组织工匠扎制龙灯,灯形主要是鹿角龙,一般用竹、木、纸、布等材料扎成。各村寨龙灯节数不等,但为单数,常见的有七节龙、九节龙等。每节龙灯由一个竹篾编制的圆筐及龙棍组合而成,每节内安装可放灯捻的铁叉,以供夜间耍龙灯安放火捻之用(近年来为了避免由此引起的火灾,一般改用手电筒等较为安全的设备)。每节之间用三条棕绳连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其上覆盖龙布(亦称龙衣),即用油彩在一匹布上绘出龙鳞,或用布剪成龙鳞扎于龙布之上。侗族龙灯灯色分黄、青、白、赤、黑等,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和中、东、南、西、北五个方位。按习俗,每个侗寨只允许耍一条龙灯、组织一个龙灯队伍,而且灯色也是由流传下来的规矩所定。如贵州省天柱县凤城镇雷寨村龙灯为青龙,高酿镇老海村龙灯为黄色。
龙灯扎成之后

论侗族“龙灯吉利”的文化内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花世界
  • 文件大小53 KB
  • 时间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