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课外名句100句
(含出处和解释)
【先秦】
,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原文中意思,形容一个君子文采好、有修养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象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
,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有云:“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错",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拿手来当磨石,可以来雕琢我们的玉石。〖现在比喻〗:别人的建议和意见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强调善于利用别人的长处。
,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诗经小雅车辖》)
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解释〗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昔:指出征时。依依:茂盛貌。一说,依恋貌。思:语末助词。霏霏:雪大貌。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释义: 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他送给我桃子,我拿李子回报他【比喻友好往来知恩图报】
,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满,骄傲、自满;招,招来;损,损害;谦,谦虚;受,受到;益,好处、益处。
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
,功亏一篑。(《尚书旅獒》)
要建造九仞高的山,如果最后一筐土石不倒在山顶上,那么山的高度就不会达到九仞,就会造山失败。功亏于不能执着坚持。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居:处于;思:想。
,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从恶如崩。(《国语周语下》)
做人要认真,千万不要走错路啊
,善始者不必善终。(《战国策燕策》)
善于做的人不一定成功,善于开始的人不不一定有结果
,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吸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学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才知道自己的困境(也可以理解为不足)
,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
学问被尊重了,老百姓才知道崇尚科学和做学问的人。
,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礼记大学》)
修光明大道前必先修身
用法:致言欲成大事者时所用谏语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礼要有来有往送礼不回礼不礼貌收礼不送礼也是不礼貌的行为。用法:在礼节上该有往来
,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不豫则废。(《礼记中庸》)
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课外名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