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狐疝的护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狐疝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古病名。或称“狐疝风”。小肠坠入阴囊,时上时下,平卧或用手推时肿物可缩入腹腔,站立时又坠入於阴囊,如狐之出入无常,故名。类於腹股沟疝。
凡腹腔内容物,行立则外出少腹滑入阴囊,卧则复入少腹,如狐之出入无定者,称为狐疝。相当于西医的腹股沟斜疝。
1、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5岁以下小儿及20岁以上男性多见。
2、患部有肿物突起,按之柔软。若嘱患者咳嗽,按肿物处有冲
击感;肿物卧则入腹,立则复出。
3、肿物日渐增大,甚至患侧阴囊亦同时肿胀下坠,以致行走不便,并有坠重感觉。有的在平卧或用手推后可以回复,有的仅能部分回纳,此时伴有少腹阴囊牵痛。
4、嵌闭和绞窄时肿物不能回复,患者咳嗽时手按肿物处无冲击感,局部紧张,压痛明显,燕可伴有恶心呕吐,少腹剧痛,大便不能,肢冷汗出,脉沉迟等症。
本病是因寒湿邪气侵袭厥阴肝经,以致寒凝湿滞,气因寒聚而发本病;或情志抑郁,或暴怒号哭,气机失于疏泄,气滞不通,筋脉利而成;或因强力举重,远行辛苦,以致气虚下陷,窜于少腹而成;或小儿先天不足,妇女生育过多,老年肝肾虚弱,筋脉松弛,失于固摄;或因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提失职而发。其特点为阴囊一侧有肿物突出,卧则肿物消失,站立、行走或咳嗽
等腹压增加时,则肿物出少腹而下坠阴囊,并时有胀痛。
本病的发生,不外乎气机郁滞,寒湿侵袭及气虚下陷所致。气滞者,气机失于疏泄,筋脉不利,或气胀流窜,结于少腹,注于阴囊,可见少腹或阴囊肿胀偏痛,结滞不舒,缓急无时。医学教育网整理寒湿者,由外受之,寒湿凝滞,筋脉挛急,可见结块肿硬而冷,牵引睾丸作痛。遇暖则缓,遇寒加重。中气下陷,筋脉弛缓,无力摄纳,则肿块突出,劳则气耗,故肿块时在百小,劳累时加重。因本病以老年、体弱者及小儿较常见,临床以中气
下陷者居多。治疗以益气升提为主要原则。
气虚下陷证[证见]肿块因站立、劳动或咳嗽而出现,劳累时肿块增大,胀坠不适,休息或平卧后或以缩小或回纳。可伴有食
少纳差,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动则气短,脉微或涩。
[治法]补气升提。
主方:补中益气汤(李杲《东垣十书》)加减处方:黄
芪30克,焦白术9克,党参30克,当归9克,升麻6克,柴胡6克,大枣5枚,炙甘草6克,金樱子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坠胀明显者,加川楝子9克、香附9克。
2、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黄芪片,每次5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1)气疝汤
处方:荔枝核8-12克,橘核8-12克,广木香3-6克,延胡
索3-6克,柴胡3-6克,肉桂1-3克。水煎服,每日1剂。
气虚者,加升麻、黄芪、枳壳。气郁甚者,加青皮、郁金、香附。
寒凝甚者,加小茴香、吴茱萸,高良姜。首用汤剂,一般4-10剂,肿物回纳后再以原方制成散剂,每次3-5克,每日3
次,服20-40天,巩固疗效。
(2)枳壳鸡蛋
处方:枳壳60克,鸡蛋2只。先将枳壳煎汁去渣,然后将鸡蛋放入药汁中整煮,至蛋熟后将蛋皮敲碎,药汁与蛋1次顿服
每日1剂。
寒湿内盛证[证见]结块在阴囊,肿硬而冷,少腹胀痛,痛引
睾丸,喜暖畏寒,寒则加重。舌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散寒化湿,行气散结。
1、主方:天台乌药散加减处方:橘核15克,小茴香15克,肉佳3克(焗服),木香

狐疝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一叶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