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改之后 基层干部咋适应.doc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车改之后基层干部咋适应(深阅读)
本报记者方敏杨文明吴齐强
《人民日报》( 2014年05月07日  04 版)
核心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改革公务用车制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公车取消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出行、工作会发生哪些变化?他们又是如何适应的呢?记者采访了几位车改亲历者,倾听他们的车改故事与真切感受。

陕西宝鸡市陈仓区慕仪镇党委书记
“找回了年轻时骑车下乡的感觉”
近几个月骑着公务自行车下乡去检查工作,严晓虎“又找回了年轻时骑车下乡的感觉”。作为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慕仪镇的党委书记,自从进行公务自行车制度试点后,他就带头骑车下乡。
“之前都是小车坐惯了,现在变自行车。这肯定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一开始,慕仪镇的老乡们像看笑话一样来看这个事。
“硬着头皮坚持下去,哪怕是‘作秀’,坚持‘秀’下去也是一种改变。”老乡的质疑更激起了严晓虎的牛脾气,他和众多镇街干部也一直坚持了下来。今年年初的一天,严晓虎骑自行车到团结村检查低保评审工作时,和骑车参加评审的老乡边骑车边打招呼。
“这种一起骑车,遇到了打个招呼的感觉挺好。要是坐在小车里呼啸而过,听到的就不是笑声,还可能是骂声啦。”严晓虎感慨道。而据慕仪镇财政所统计:推行公务自行车制度后每月可节省油料2000余元,再加上车辆的维修等费用,。
“公务车改革后,很多地方也都在实行‘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接了地气、养了民气。”严晓虎说,“几个月的推行,也谈不上成绩,只有坚持下来了,才叫真落实,群众才认可。”
而如今,陈仓区纪委也定了规矩:除紧急情况外,镇街干部下村进社区不再安排小轿车,并严禁租用营运性车辆下村进社区,严禁行政村和社区派小轿车接送镇街干部。对违反制度规定的干部,区纪委将按纪律处理。
为了保证工作正常开展,陈仓区委宣传部新闻组长齐小伟表示,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或路途太远需要派车,相关部门也可以按要求使用符合规定的公务用车。
云南昆明市盘龙区新闻宣传中心主任
“私家车从政府大院里一直停到了院外”
“原来有些工作人员下班顺便接个孩子、买个菜之类的情况或多或少存在,现在使用公车都需要事先登记用车原因、用车时间,上下班都是驾驶私家车,公车私用基本没有了。”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新闻宣传中心主任雷谦告诉记者。
昆明市盘龙区2010年开始进行公车改革,建立由60辆公车组成的车队,各单位不再保留公车,根据单位编制人数,按照每人每月400元的标准核定公车使用额度;如需要用车,则向车队进行登记预约。
雷谦最直观的感受是:“原来政府大院停满了各单位公车,私家车则寥寥无几;而现在大院里,私家车从院里一直停到了大院外面。不过也有例外,周末节假日,公车基本上都在院中停着。”
雷谦告诉记者,现在只要去车队登记,日常用车需求基本都会得到满足。
不过车改后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雷谦坦言,有次因为工作需要去昆明市水源地松华坝,但车队越野车都已经派出去了,只能选择普通轿车出行,结果山区路难走,车坏在了半路。“上次昆明发生森林火灾,媒体都已经到达现场直播了,我们却还在办理用车手续。”雷谦说,车改后公车应急保障能力下降了。
“从我们个人来说

车改之后 基层干部咋适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水月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