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镇按照市里提出的“加快培训进度,提高培训质量,探索培训机制,形成泸沽湖特色”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千名干部当教员、十万农民提素质”工程,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和转移步伐明显加快。截止12月底,共完成培训1035人,完成整村推进精品村培训11个。其中,完成农业专业技能培训1074人,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365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754人,后备劳动力培训215人。现将我镇今年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领导,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
一是各级领导重视。今年,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将这项工作列入十大为民实事之一,镇里多次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研讨会等,专题部署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有力推动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分解落实任务。今年,镇党委、政府将这项工作列入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对乡镇、街道进行目标责任制考核,4月初,我们将培训指标分解到各村和相关部门。三:是加强工作督查。8月27日开始,由镇班子领导带队分成四组对各村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进行了督查,有效推动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强化舆论宣传。全镇的农民培训工作进行了多次宣传报道,特别是攀枝花技术学院技校针对泸沽湖面临的实际问题举办培训班的做法在县电视台进行了报道,进一步扩大了我
镇农民培训工作的影响力。此外,我们通过新闻媒体强化宣传发动工作。
2、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建立产业培训基地。
为了进一步提高培训实效,结合我镇的产业。旅游业,畜牧业,养殖业域产业特点,建立了三大培训基地。一是以旅游为主,在泸沽湖镇建立餐饮服务、接待管理、销售等培训基地;二是以深蓝信息科技培训学校为主,在木垮、博树从业人员进行接待服务培训、、营销等培训基地;三是以攀枝花成职技校为主,在泸沽湖镇、进行厨师管理理等培训基地;四是以职业中专为主,在泸沽湖镇等村建立车工、电工特种设备操作等培训基地。通过区域产业培训基地建设,提高了培训实效,加快了本地农村劳动力就近向二、三产业转移。
3、调整了培训思路,突出培育产业人才。
一是突出培育产业工人。通过对企业用工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我们着重围绕镇域区块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培育一批产业工人,缓解企业技工荒的局面。每次尚未培训结束就被企业“订购”,还出现企业老板到培训学校等着要人的局面。据了解,我镇、为了泸沽湖更好的发展旅游业,攀枝花针对这一问题,技术人员教村民美容美发,人员达1000多人。家乡在举办管理培训班,就专程回家参加培训,大家都说举办这样的培训班非常必要。
二是突出培育新型农民。我们针对年龄偏大,“故土难离”的农民,以加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为主,把一产农民培养成为种植、养殖能手。通过建立师资库、延长培训课时等手段,注重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扭转了“以会代训”现象,提高了培训质量。8月26日,泸沽湖组织了200多户养猪户进行生猪养殖培训,主要是针对当前猪肉价格上涨,猪肉供不应求,养殖户对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非常需要,专门邀请了北京专家为养猪户进行授课,提高了当地养猪户的养殖技术。此外我镇拥有先天的优越地理环境,水源充沛,专业人员便授与村民养鱼技术。农民走出了一条高产、高效、优质的产业道路。。
三是突出培育“蓝领精英”。攀枝花技校通过“蓝领训练营”平台,对学员进行团队意识、职业道德、意志力
泸沽湖镇2009年农民技术培训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