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生命现象和本质的科学,而海洋生物技术则直接与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关。
主要研究方向为(1)海洋生物遗传和种质工程;(2)生化和生物材料;(3)发育和进化;(4)关键海洋生态学过程及其调控机理。
海洋生物遗传和种质工程方向主要通过综合运用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发育和细胞生物学方法,研究海洋生物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特别是与生产性状和特异性能相关基因的标记以及海洋生物促进快速生长、抗逆、抗病、特定生物酶等重要功能基因的克隆和结构功能研究和海洋生物的基因组图谱构建。
生化和生物材料通过现代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研究海洋生物大分子材料的性质、结构、功能,研究作为生化制品、生物医用材料、农用生物材料的制备工艺、生物学效应以及开发利用。
发育和进化方向主要从分子、亚细胞、细胞和组织多层次交叉水平,研究海洋动物个体发育,特别是原索动物胚胎发育过程及其机理,包括细胞决定与分化、基因表达与调控以及组织与器官发生,由个体发育探讨系统发育,特别是探索脊椎动物起源和进化。
关键海洋生态学过程及其调控机理方向主要研究水层底栖耦合界面过程、典型海域生态系蜕变的生物监测和评估技术、海洋微生物在生物地化循环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和微型及微微型生物生产过程及其调控机理。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又是生物学的世纪,海洋生物学研究将在本世纪自然科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独特的生存环境使海洋生物形成了特殊的身体结构和奇妙的生理功能,为人类提供了许多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和独特的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同时,人类进入21世纪,人口增长、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海洋生物学和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和发展将在解决生命起源和进化以及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增长、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三大难题方面起突出作用。通过该项目建设,使我校海洋生物学和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产生新的飞跃,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基础研究与新技术源头创新基地和国际合作研究基地,并对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起带头作用,推动我国海洋生物学和海洋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这对我国海洋科学、海洋开发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学专业建立于1924年,是我国最早从事海洋生物学研究的单位之一。我国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牛满江、朱树屏,我国著名的胚胎学家童第周、遗传学家方宗熙和生物化学家薛廷耀等,都是这些专业的创始人。以他们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的老科学的工作为我国海洋生物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直至产业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我国的海洋生物研究领域无论是基础还是应用在国内都处于前沿位置,某些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海洋生物学现在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具有两个博士点、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和四个硕士点还有一个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在几十年积累基础上于1994年建立的海洋生物技术专业,发展至今,已成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的研究能力是由队伍、手段(设备)、技术(方法)的优化组合而形成的,是一个积累的结果。从50年代始,著名已遗传学家方宗熙先生就开始了此项研究工作,他的学术成就创立了我国的海藻遗传学。方先生去世后,他创立的海洋生物遗传学研究室(后改为海洋生物技术
生物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