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劈裂灌浆技术在水库土坝加固中的应用 0.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劈裂灌浆技术在水库土坝加固中的应用_0劈裂灌浆技术在小水库土坝加固中的应用- 水利施工
论文导读:我国有大量的小土坝,因某些土坝的填筑质量差,抗渗坡降低,坝后发生大面积散浸、管涌、流土等渗透破坏现象,加之管理放松,因此垮坝事件时有发生。田地水库大坝坝体采用劈裂灌浆防渗技术,造价低,质量可靠,是一个成功的工程实例。
关键词:劈裂灌浆,小土坝

田地水库位于抚溪支流上游的永定县培丰镇上和村北部,距下游田农水库约7km,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的重要小(一)型水库。,,。
水库枢纽工程由主坝、溢洪道、输水涵洞、坝后电站等建筑物组成。大坝为均质土坝,,。坝体为残坡积土填筑,颗粒粗:砾砂约占40%,粘土占15%。基岩为强风化石英砂岩,裂隙发育,大部分裂隙大于允许开度。大坝在设计和施工期间未设砼底板,土料直接填在裂隙发育的基岩上,加之填土疏松,~,水库蓄水以后,坝后坡出现大面积散浸,坝基接触带发生冲刷,为此水库运行期一直控制水位,妨碍了正常蓄水。论文参考网。

该坝的特点是:短、矮、坝体疏松,坝体和接触带已发生了严重的渗透破坏。针对上述特点,进行了下述几种设计方案的比较。
:劈裂灌浆,沿坝轴线附近布置两排灌浆孔,,孔位梅花状布置,分二序施工。孔距:河槽段4m,, 为准,灌浆孔口压力为0~,帷幕厚度:平均50~200mm(累计),且坝顶处累计厚度不小于30mm。主排孔沿坝轴线布置,以建立连续的防渗帷幕;副排孔沿主排孔上游布置。通过压力泥浆的劈裂、挤压、渗透、充填、湿化固结,解决坝体的渗透稳定和变形稳定。施工期90天,概算28万元。
优点是:设备简单,施工期短,造价便宜,质量稳定可靠。
缺点是:工艺要求较高,要有专业队伍施工。
:沿坝轴线布置,墙厚40cm,施工期120天,概算88万元。
优点:质量稳定可靠。
缺点:造价较高,施工期较长,设备庞大,调遣费用高,因工程量少,施工队伍难以接受。
(旋喷桩):,,桩之间加高喷,概算112万元。
优点是:质量较稳定可靠,当地施工队伍好调动。
缺点是:造价太高,施工期长。
方案比较表
经方案比选,选用方案1。
方案1劈裂灌浆(1):是该坝加固设计采用的方案,通过该坝变形破坏机理的耦合分析,是几种技术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因为劈裂灌浆可以通过灌浆压力p=△p+r’h’对主应力不足的土体部分进行补充。式中△p:为注浆管顶部的孔口压力kg/cm2;r’h’:为注浆管孔口至坝体某一高的泥浆柱压力kg/cm2。p在注浆时,对坝体的劈裂和对两侧土体的压缩、充填、渗透、应力调整等起到重大作用。随着灌浆次数的增加灌浆压力p发生多次对浆脉两侧土体的上述效应,同时又经多次停灌发生坝体土的回弹压缩泥浆,促使泥浆脉的排水固结硬化。劈裂灌浆的过程,是一个在坝体内部不同应力场土区的应力调整和应力再分配过程。论文参考网。
综合上述分析,该方案最大优点是解决坝体遇到的渗透稳定和变形稳定,恢复坝体的渗透稳定

劈裂灌浆技术在水库土坝加固中的应用 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0486494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