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夏仁宗仁孝传.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夏仁宗仁孝传
平定叛乱,安抚国民
夏仁宗(1124—1193),名仁孝。夏崇宗长子,元德六年(1124)九月,曹氏所生。出世时“异光满室”,乾顺妃辽成安公主见后极爱之,请名“仁孝”,常令保姆抱至宫中,爱抚不忍离去。大德五年(1139)六月,乾顺卒,仁孝时年16 岁,继立为帝,尊生母曹氏和庶母任氏并立为太后。次年改元大庆,二月,立党项大族之女罔氏为皇后。
仁孝初立,夏国发生了萧合达叛乱事件。萧合达本辽将领,扈从成安公主来到夏国,因武勇善骑射,乾顺留之,从征多有战功,赐国姓,提升为夏州都统。乾顺背辽附金后,成安公主及世子仁爱相继卒,萧合达遣人赴西域寻访耶律大石未成,遂愤而据夏州城叛。他联络阴山和河东的契丹部族,图谋拥立辽朝的皇室后裔,恢复辽朝。大庆元年(1140)六、七月间,萧合达叛军进围西平府,攻克盐州(今宁夏盐池境),直逼贺兰山,兴州大震。八月,仁孝命静州都统任得敬平叛,任得敬出师顺利,于十月间迅速平定夏州,进攻盐州,萧合达叛军败逃,北奔至黄河口不得渡,被任得敬军捕杀。因平叛有功,任得敬又提升为翔庆军都统军,晋封西平公。大庆二年(1141)六月,仁孝又诛杀了图谋叛投金朝的慕洧、慕溶兄弟。同年八月,群臣为仁孝上尊号“制义去邪”①。
大庆三年(1142)九月,夏国发生严重的饥荒,粮价飞涨,一升米竟卖到百钱。大庆四年(1143)三月,都城兴庆府又发生强烈地震,余震“逾月不止,坏官私庐舍,城壁,人畜死者万数”。②四月,夏州发生地裂,黑沙涌出,高达数丈。树木,民居被陷没。由于地震、饥荒造成的灾难,使党项部民难以生存,只有铤而走险,举行武装起义,反抗朝廷。在这一年的七月间,韦州的大斌,静州的埋庆,定州的竾浪、富儿等部族人民纷纷起义,多者万人,少者也有五六千人,他们攻劫州城,州县连连告急。仁孝对面临的灾难和危机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他采纳御史大夫苏执义的建议,对遭受地震、地裂灾害严重的兴庆府、夏州地区人民,凡因灾而死亡二人者免租税三年;死一人免租税二年;受伤者免租税一年。房舍塌毁者令官府帮助修复。同年八月,仁孝采纳枢密承旨苏执礼的建议,实行赈法,对饥荒严重的地区,下令诸州官吏视察,按灾荒轻重程度,使赈济抚恤达于井里。对起义的蕃部,仁孝依靠西平都统军任得敬,采取武装镇压和收买瓦解相结合的办法,逐渐平息了韦州、静州等地起义,唯定州竾浪、富儿二族部民,据险扼守,顽强抵抗达两个月之久。任得敬对蕃部寨民乘夜偷袭,终因寡不敌众,蕃部起义失败,首领哆讹被擒后惨遭杀害。
①《宋史》卷486《夏国传》下。
②《宋史》卷486《夏国传》下。
以儒治国
仁孝仰慕汉文化,他继位之后,除着意维持与金朝的友好关系外,仍不忘怀与宋朝的交往。人庆元年(1144)五月,仁孝遣使赴宋朝贺天申节,向宋朝贡献珠玉、金带、绫罗、纱布、马匹等物,恢复了同宋朝中断了近二十年的聘使往来。同年十二月,又遣使到宋朝贺正旦,贡献金酒器、绫罗、纱縠等物,意在进一步密切同南宋的交往。宋朝的儒家文化对仁孝具有吸引力。早在这一年的六月,仁孝下令在各州县设立学校,进学的子弟增至3000 人,比崇宗朝的“国学”人数增加了十倍。仁孝又于皇宫中设立“小学”,置教授,凡夏宗室子孙自7 岁至15 岁皆得入学。仁孝与皇后罔氏也经常亲临训导。人庆二年(1145)七月,仁孝更模仿宋朝制度,建立“太学”,他亲自主持“释奠”大

夏仁宗仁孝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乘风破浪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