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和善教育梦想路.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和善教育梦想路
梦起德兴,行和致善。
和善教育思想的探索与实践,是引领深圳市德兴小学师生幸福成长的一种教育大智慧,是成就学校精品化发展的思想大谋略。和善教育思想在德兴小学这一教育田园里的持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就了这所坐落在德兴花园小区深处的普通小学的高品质发展:学校成为全国阅读教育先进集体、广东省一级学校、省书香校园、省绿色学校、省巾帼文明岗,深圳市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市阳光体育先进学校、市少先队优秀大队、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市德育示范校,龙岗区首届素质教育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区首届科研示范校、区校本培训示范校等荣誉称号,素质教育硕果累累,2009年至今连续五年在龙岗区小学毕业班质量检测中名列全区前茅。龙岗区教育局局长臧动曾如是评价:“德兴小学完全不像一所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小学。从师生的文明举止、良好的校风校貌,深厚而富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足以让德兴小学媲美深圳市任一所城市小学。”和善之德兴,正以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独特的育人风格和优异的教学成绩享誉深圳特区。
融汇古今的和善教育思想
一所好学校必然有其鲜明独特的办学思想。这是学校根据自身的优势,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富有时代气息且为社会所认可的办学风貌或教育风格,是一所学校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德兴小学校长吴中天提出了
“和而不同、止于至善”的和善教育办学思想。这一教育思想具有深邃的哲学基础、广泛的文化认同和厚重的教育积淀,是融传统教育智慧、现代教育思想与学校教育实际于一体的产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开创了学校发展的崭新天地。
和善之道,和为贵,善为本,和以致善。吴中天将“和而不同,止于至善”赋予其“和合共生,个性发展;至善至美,润泽生命”的时代意义。“和而不同”源自孔子“君子和而不同”,是一种有差别的、追求多样性统一的观点,它既暗合当今和谐社会的要义,又体现该校地处原特区交界处,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相互碰撞、共同发展的现实。“止于至善”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将“至善”作为教学的最高境界,体现了德兴师生对教和学不懈的求索。
和善教育思想,包含了师生的思想意识、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理想追求,反映了师生的群体精神面貌、文明气质和学校风气,是德兴小学校园文化的灵魂。和善教育,彰显了一种以生为本、和善发展的教育思想路径,已成为德兴小学的品牌标志,成为课改新形势下学校再发展的指导思想,成为德兴人孜孜不倦、不息奋斗的教育理想。
一以贯之的和善教育文化
文化,为校园立魂。吴中天认为,和善教育,是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核,是集“享受善境”的视觉文化、“扬善个性”的行为文化、“和善教学”的课堂文化、“至善至美”的科研文化、“善润生命”的书香文化、
“和谐共善”的人际文化于一身的文化共同体。所以,在德兴校园内,和善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口号,更是一以贯之的教育文化实践,为学校的管理、德育、课堂、活动打上了个性化的和善式发展轨迹。
倡和善管理,塑至善之师。教师是立校之本,是第一资源,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塑造至善之师,德兴小学倡导以人为本的和善管理理念。一是建立和善教育机制。学校以和善教育为基本导向,通过建立“刚柔并济”的现代管理制度,规范学校发展,确保并促进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

和善教育梦想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ggqyk17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