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美丽南涧.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南涧县理想、道德教育系列活动之县情教育
美丽的南涧
——认识南涧,爱我南涧
主讲:碧溪中学李崇华
一、南涧概况
南涧得名于唐•南诏国时期,因地处蒙舍诏之南,形似大槽涧,故名“南涧”。西汉、东汉时,属邪龙县(今巍山)。唐宋属南诏、大理国;元忽必列至元十二年(1275年)设定边县。清雍正七年(1729年)划归蒙化府。民国时期属蒙化县。1963年9月,国务院批准单设,1965年11月27日,南涧彝族自治县正式成立,隶属大理白族自治州。
1、位置面积
南涧彝族自治县在云南省西部,大理州南端,地处东经100°06′—100°41′,北纬24°39′—25°10′之间。东与弥渡县接壤,南与景东县毗邻,西南以澜沧江与云县为邻,西以黑惠江与凤庆县隔水相望,北与巍山县山水相连。县域东西横距59公里,南北纵距55公里,,%,县城南涧镇海拔1349米,距省会昆明市346(原398)公里,至州府下关98(106)公里。是滇西、滇西北通往滇南、滇西南(临沧、西双版纳)和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通道。
2、行政区划
全县辖南涧镇、公郎镇、宝华镇、小湾东镇、无量山镇、拥翠乡、碧溪乡、乐秋乡共3乡5镇,下设80个村(居)民委员会、1591个村(居)民小组,有1181个自然村。

3、人口民族
2009年末,全县辖3乡5镇80个村(居)委会个村(居)民小组,。
境内居住着汉、彝、回、白、苗、布朗、傈僳等21个民族,,%,,%;,%,,%;,%,,%,‰,人口密度127人/平方千米。
南涧是一个集“山多、地少、民族、贫困”四位一体的山区彝族自治县。山多,%(居全州第1位),。地少,,(居全州第7位),(居全州末位)。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27人,高于省、州平均水平。民族,境内居住着汉、彝、回、白、苗、布朗、傈僳等21个民族,%,,%。贫困,南涧是全省重点扶持的73个贫困县之一,,%。
4、地形、气候、水文
南涧地处横断山脉南缘纵谷区。境内无量山、哀牢山两大山系纵横交错,澜沧江中下游和元江上游支流的分水地带,地势由中南部向东北、西南逐渐降低,高差悬殊,地形复杂。县域
最高海拔太极顶3061米(峨嵋山金顶3099米),最低海拔澜沧江畔(漫湾电站库区)916米。
南涧地域北依青藏高原,南近孟加拉湾和南中国海两个热带海洋,处于我国本部热带海陆季风气候区域,属于典型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全县冬半年和夏半年分别受干冷冬季风和温热夏季风的影响,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一般11月到次年的4月为干季,5至10月为雨季。年降水量大约在700——1700毫米之间,而其中80%以上集中在雨季。全县在具有低纬山地季风的基础上,因受地形和高大山脉影响,使光、热、水等气象要素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产生再分配,从山麓到山顶往往出现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不同的植被和自然景观。一般海拔每上升100米,℃左右,降水却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加,在不同区域内降水递增率有所不同,在一般地形条件下,,。山麓或河谷地带气候炎热,降水少;山腰气候温和,降水增多;山顶气候寒冷,降水最少。南涧县域由于海拔高差大,具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和地域气候突出的特点。冬暖夏热,光热充足,,℃,。
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得温带、亚热带、热带三个热量带的水果在南涧均有种植,如热带的香蕉、菠萝,亚热带的橘子、无花果,温带的苹果、雪梨、柿子、核桃等。
主要河流有南涧河、巍山河——元江(红河源头)、弥渡河、灰河、礼社江、乐秋河、公郎河,属澜沧江、元江两大水系。

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50020万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778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2119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761万元,增长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000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051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37元。
南涧

美丽南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在水一方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