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务项目建设方案
目录
一、 概述 4
建设背景: 4
企业运营存在的问题: 4
企业运营需求分析: 5
二、 支持技术 5
3S技术 5
物联网技术 6
富客户端技术 7
7
三、 系统建设目标 7
四、 总体设计 8
五、 智慧水务平台建设内容 9
9
10
11
11
19
21
26
29
30
34
六、 智慧水务业务支撑系统 36
供水管网GIS系统(已建) 36
报装管理系统 37
供水管网巡检工单系统 38
维修养护系统 40
工程管理系统 40
SCADA系统 41
营业收费系统 41
水质管理系统 43
44
45
45
46
46
46
47
48
48
七、 基础软硬件运行环境 48
48
49
49
50
50
50
50
51
51
51
51
52
52
概述
建设背景:
供水系统是城市生存、发展的基础,供水事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其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供水企业自身的利益,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政府形象。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12月5日正式发布了《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明确了对应二级指标“城市功能提升”中的三级指标“供水系统”的考核,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从水源地监测到龙头水管理的整个供水过程实现实时监测管理,制定合理的信息公示制度,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当前,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水务信息化工作也在中国城市供水企业中相继开展起来,一些自来水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要求,各自建立了营业收费系统,SCADA系统、管网GIS系统以及水质监测系统等,这些系统经过长期的应用实践已成为企业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由于这些系统大多由多个软件公司开发,没有统一的管理平台,信息的处理和利用只局限于本部门;虽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也无法进行深入数据挖掘应用,造成信息孤岛。
因此,在建设智慧城市、智慧水务的大背景下,结合水务行业信息化发展经验,各自来水公司应当充分利用云计算和数据技术构建一体化、可扩展的水务综合运营平台,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管理和信息规划,通过水务综合运营平台打通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增强对供水业务的运营和监管的能力,实现城市供水智慧运作,提高供水企业管理与服务的水平。
企业运营存在的问题:
(1)基本的业务系统建设还不完善,如分区计量系统、二次供水管理系统、巡检维修系统、用户报装系统等需要加紧建设;
(2)各业务系统相对独立,存在信息孤岛现象,无法实现数据共享、信息挖掘;
(3)尚未建立适合公司自身情况的信息化指导运营的思路和信息化建设标
准;缺少有力的运营管理整合工具。
企业运营需求分析:
(1)制定公司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建设标准,即以智慧水务运营平台为核心前提统一各业务系统建设的标准;
(2)建立企业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对企业各业务系统的业务流程和数据资源的整合和集成管理,实现企业运营信息的全面监控、综合分析和应急指挥。
支持技术
3S技术
在供水企业运营过程中,工程管理、管网巡视、检漏、管网维护、事故抢修等管理业务绝大多数都和地理位置密切相关。作为空间信息获取、管理和分析处理的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遥感(Remote Sensing, RS)及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已成为供水信息化建设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GIS、RS、GNSS技术简称3S技术,是空间技术、
智慧水务项目建设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