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莫斯科3月19日专电(记者卢涛)俄罗斯芭蕾界有这样一句流行语:“人们舞蹈得越多,他们之间的战争就越少。”由此可见,俄罗斯人对芭蕾钟爱有加。
在俄罗斯看芭蕾,“舞者如痴,观者如醉”是再平常不过的场面。尽管芭蕾演出在这个国家非常频繁,但人们仍然趋之若鹜,往往一票难求。俄罗斯人对芭蕾的追捧就像时下年轻人追星一样狂热。细算下来,这一西欧“舶来品”在俄罗斯的盛世已延续了一个多世纪。时至今日,芭蕾虽然在很多国家曲高和寡,但却是俄罗斯最亮的一颗“明星”。
芭蕾不止在俄罗斯的剧院内流行,这一艺术形式广泛参与着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从俄幼稚园普遍开设芭蕾舞班就能看出,芭蕾在俄罗斯多么深入人心,它已经是俄“基础教育”的一个环节。
俄芭蕾舞学院艺术总监阿瑟尔穆拉托娃说,俄罗斯的芭蕾人才培养是“从娃娃抓起”的。俄专业芭蕾舞学校会对未来的“舞蹈艺术家们”进行全方位教育,学生们不仅要学习民间舞、沙龙舞,还要学习现代舞。音乐和外语也是孩子们需要掌握的科目。她说,俄芭蕾舞学校还开设戏剧、电影和文学等课程,“因为全面的艺术修养有助于对舞蹈的理解”。
若问俄罗斯人对芭蕾的爱到底有多深,实难作答。不过,可以引用俄罗斯著名芭蕾舞编导鲍里斯·艾夫曼的一句话:“芭蕾对于俄罗斯的意义,远远超过芭蕾舞本身。”
作为著名的艾夫曼芭蕾舞团创始人,艾夫曼把自己比作上世纪初将芭蕾艺术发扬光大的俄传奇人物佳吉列夫。20世纪初,佳吉列夫凭借卓越才干,将芭蕾舞剧不断推陈出新,率领俄罗斯芭蕾舞团“西征”,让已在西欧没落的芭蕾艺术再度焕发光彩。
艾夫曼芭蕾舞团创立近30年来已拥有40多部原创芭蕾舞剧,包括近两年大获成功的《安娜·卡列尼娜》和《缪斯格特》等佳作。今年,艾夫曼计划将契诃夫的著名戏剧《海鸥》搬上芭蕾舞台。
艾夫曼对于本国芭蕾的发展前景是带有忧患意识的。他在3月初的一次访谈中说,以《天鹅湖》为代表的俄古典芭蕾已经发展到了极致,让人感觉这一艺术难再取得突破。俄罗斯芭蕾想继续辉煌,就要不断创新。
通过在芭蕾舞剧中引进强烈的戏剧性冲突等革新手法,艾夫曼为严谨规范的俄古典芭蕾注入了生机。艾夫曼为此获得“俄罗斯芭蕾新名片”的美誉,并且不排斥外界给他冠上的“21世纪舞者”称号。
艾夫曼说,俄罗斯著名芭蕾舞团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拥有一大批精挑细选出的好演员。艾夫曼说,要进入他的芭蕾舞团,,。演员们的身材比例不但要匀称,更要有曲线美,“但最最重要的是演员们通过舞蹈动作表达情感的能力”。
俄芭蕾舞团筛选演员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为物色优秀演员,艾夫曼芭蕾舞团会不惜工本,东从西伯利亚,西至本国欧
芭蕾的经久不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