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复
绪论
一、哲学是什么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第一个使用philosophia指代哲学,意为“爱智慧”。古今中外,对哲学的定义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答案。
罗素说,哲学的任何定义都是有争议的,要弄明白哲学是什么,唯一的途径就是去阅读哲学本身。
二、哲学史
黑格尔:
“哲学史就是哲学。”
哲学史应该是研究哲学、哲学思想来龙去脉,各哲学家思想的前后继承、发展、提高的过程。
三、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是指从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哲学产生到19世纪中叶德国古典哲学终结这一漫长过程中欧洲各国的哲学思想。
☆基本线索和各发展阶段的总体特点:
16世纪至18世纪上半叶
前7世纪初或6世纪末 18世纪末 19世纪上半叶
西哲史的开端:
古希腊哲学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
文艺复兴时期
西欧各国哲学
18世纪法国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公元前7世纪初或6世纪末到公元5世纪
5世纪到15世纪初
16——17世纪
16世纪末至18世纪上半叶
18世纪
19世纪
○探讨:万物的本原问题,即有关客观世界的自然哲学和本体论哲学。
○创造了数学方法、辩证法和逻辑。
○西方理性思维的萌芽时期。
○特征:朴素、直观。
○探讨:有关主观精神世界的哲学,即心灵神学或一神论哲学。
○主要是形成于11世纪的经院哲学。
○包括: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
○唯名论与唯实论的较量。
○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大思潮:人文主义、
自然哲学、
宗教改革。
○探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经验论与唯理论两大派别的斗争。
○特点:
政治哲学
○两个时期:
①早期启蒙思想家的自然神论和社会政治学说;
②后期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
○探讨:主体能动性与客观制约性的关系。
⑴古典唯心主义:
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
⑵古典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
☆概述
时间上:公元前6世纪——公元5世纪
哲学史上的地位: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文明讲起,罗马文明基本上继承了希腊文明。
恩格斯:“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四个发展阶段:
1、古希腊哲学的兴起
哲学家们注重对自然现象的研究,探讨万物的本原问题。
“本原指这样一种东西,万物都从其中产生,最后又都复归于它。正所谓现象永不停息地变化,而本体常住不变。”——亚里士多德
2、古希腊哲学的繁荣
探讨物质的结构问题,并转向人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原子论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理念论
3、古希腊哲学的高峰
以往哲学的系统总结:亚里士多德哲学
4、古希腊哲学的衰落和古罗马哲学
晚期,古希腊哲学走向衰落,失去了原有的生机和活力。古罗马哲学是古希腊哲学的继续。
第一节古希腊哲学的兴起
☆概述
时间:公元前7或6世纪。地点:最早的希腊哲学产生于殖民地。
☆概念地图:
“大希腊”希腊本土伊奥尼亚
地区地区
毕达哥拉斯学派米利都学派
爱利亚学派爱非斯学派
一、米利都学派
☆概述
诞生于米利都城的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最早的哲学派别。时间:公元前7至前6世纪。
主要特征:将哲学观点与自然哲学观点结合在一起,从物质的某种具体形态中寻找万物统一的始基。代表人物: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
亚里士多德:“那些最初从事哲学思考的人,大多数只把物质性的东西当作万物唯一的本原。万物由它构成,开始由它产生,最后又化为它。他们认为这就是万物的元素,也就是万物的本原。”
(一)泰勒斯
泰勒斯(约前624—前547年),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希腊的“七贤”之一,被尊为“哲学之父”。他曾准确地预测了日食,确定了一年为365天,据说他还发现了以影子长度计算金字塔高度的方法。
哲学命题——水是万物的始基
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初始的基本元素。“水是万物之原,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
原因:水是万物不可缺少的养分;水是热的来源;水是大地之母(地浮在水上)。
评价:①用水作为万物的始基,形象地说明了整个自然界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它以一种非常朴素的形式,唯物而又辩证地解释自然、说明世界。②在当时,这是十分大胆而难能可贵的。因为它是突破传统的神话宇宙论而用自然物质本身来说明万物本原的第一个常识。这表明,人们不再满足于肉体感官所提供的种种具体印象,开始努力去探寻万物背后最终的统一基础,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二)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曼德(约前610—前546年),泰勒斯的学生,相传他通晓天文、地理知识,曾绘制地图和制作地球仪,还发明了日晷并用来测定东至和夏至、春分和秋分。
哲学命题——万物的本原是
西方哲学史复习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