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全国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在机关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旨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全体干部职工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不断深化文明创建工作,为党的司法行政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本刊将以五个篇章,对获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的54名同志的先进事迹予以刊发,以供全体同志学习。
1、李成环
随着地区的发展和他自身的努力,凭借着“诚信乃立身、经营之本”的信念,相信木材加工厂的规模会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也会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他的致富梦想也将临近。但是,“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他要联合大家一起参与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共同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上取得巨大发展进步,也就是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李成环,女,汉族, 1987年6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甘肃省兰州市二十四中学生活指导老师。
钟**是我国呼吸疾病领域内的学术带头人。他和同事一道努力,使研究所的学科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步:XX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XX年建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XX年主持的《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防治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XX年顺利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场评审和答辩。钟**积极推动呼吸病学的国际学术交流,扩大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鉴于他的学识和贡献,他成为世界慢性气道疾病防治执行小组组员,XX年底又被聘为世界卫生组织急性重症传染病应急委员会顾问,参与国际急性传染病咨询工作。
李成环作为一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把帮助他人当成自己最大的快乐,在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关爱孤残儿童返回途中,不幸遭遇车祸,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兰州市二十四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作为生活指导老师,她和其他几名同事一同照顾着全校6xx多名学生的生活起居。尽管岗位平凡,尽管自己家里并不富裕,但李成环总是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一次下了几天阴雨,学生宿舍被褥受潮,李成环一个人将几个宿舍的被褥拿出去晾晒,自己累得满头大汗。学校地处农村,女生宿舍楼上下用水不方便,楼内厕所不能正常使用,学生夜间上厕所要到1xx米以外的旱厕,很多女生胆小不敢去。李成环知道后,不管下雨刮风,都拿着手电筒一路护送。她用自己的热心、细心和善良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侯**同志在各种荣誉面前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强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关怀和扶持,要吃水不忘挖井人,因此,他在企业的各种会议上多次强调,并表示要做出更大的努力,做大做强企业,发展扶风经济,积极回报社会。为建设更加美好、繁荣和谐的新扶风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成环和丈夫龚大锬都非常热心公益,夫妻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无论在恋爱期间还是婚后,只要是关于孩子们的公益事业,他们都积极参与。得知青海玉树震区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缺少过冬棉鞋和学习用品,李成环和丈夫多方募集善款,购置了7xx余双棉鞋和电脑、书籍等物品,打算在入冬前送到孩子们手中。当时李成环和丈夫还在蜜月之中,且已身怀有孕。由于路途遥远,丈夫曾劝她不要亲自去。但李成环坚持要和丈夫一起看望灾区的孩子,度过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新婚蜜月。20xx年11月22日,她和丈夫与另外3位爱心人士前往玉树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返回途中遭遇大雪发生车祸,李成环因受重伤抢救无效,于20xx年xx月4日15时许不幸去世。李成环去世后,人们赞誉她为“最美新娘”、“爱心天使”,以多种形式进行悼念追思和慰问。
李成环先后被追授青海省红十字优秀志愿者、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兰州市杰出青年志愿者、兰州市优秀青年、兰州市“三八”红旗手、甘肃省优秀青年志愿者、兰州市道德模范、甘肃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2、黄久生
黄久生,男,汉族,19xx年2月生,中共党员,中建七局一公司项目部经理、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
黄久生是7xx位鳏寡孤独老人们共同的儿子。那些得到他照顾的老人们,一提起他的名字,都会眼含热泪。他给老人们带来的温暖不仅来自物质,更来自他那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黄久生是个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孩子。6岁时母亲去世,留下黄久生和4岁的妹妹、2岁的弟弟。父亲走街串巷修锅补盆,十天半月难得回家一次,是乡亲们东家一碗饭、西家一件衣把他们养大的。为了报答乡亲们的养育之恩,13岁的小久生曾在一个深夜,用他稚嫩的肩膀、往返13趟把邻居李奶奶家的水缸挑满水。18岁出门打工,从建筑工地小工干起,靠踏实肯干逐渐致富的黄久生,内心时刻激荡着报恩的情怀。
1996年起,每逢年节,家乡的孤寡老人和五保、特困、伤残老人都会收到黄久生送来的衣被、米面、肉油还有现金,17年从未间断过,黄久生为此累计出资230多万元。2xx8年,黄久生投资45万元在家乡双柳树镇建设了
XX全国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