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东风小学教育集团.DOC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
“达善”课程
课程名称: 朗读4
开设年段: 四年级
设计者: 章旭光
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活动的实施,如清风涤荡校园,于无形中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性。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研究和实验中,引领学生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精神的营养。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总
目
标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通过朗读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与经典同行,让经典浸润人生。
3、在朗读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本
年
段
目
标
核心目标“让书籍走进生活,让阅读成为习惯。”
1、每周围绕一个单元主题,进行与这一主题相关的不同诗文串烧诵读。
2、让好书伴随学生成长,扩大知识层面,培养语感,积累个性语言,提高写作能力。
3、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4、培养良好的读书、思维、表达习惯,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5、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课
程
资
源
《诵读》日有所诵,串读经典(四年级)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
教
学
建
议
多媒体网络学习法。
利用多媒体声、光等刺激,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
活动学习法。
1、学生反复朗读为主,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要求背诵积累。
2、把经典的诵读与学生的文艺表演、体育游戏等结合起来。教师范读为主,辅以讲解部分知识点。
评
价
建
议
1、开辟“诵读园地”评出每月的诵读明星。
2、每周抽测学生的背诵进度,每月加以统计。
3、给孩子们配乐诵读,加以录音制作,集体展示,评选班级明星。
课程目标设计建议
“关注学生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目前的教育改革趋势。所以,建议在课程目标设计时,老师们要从基于核心素养,思考本课程的目标。即:思考本课程教学时所要达到的目标,可以落实培养学生哪个或哪些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参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一、文化基础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
。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课时设置
课时
活动安排
备注
1
多见多闻
2
三人行,必有吾师
3
读书需用一,一字值千金
4
击石原有火,不击乃无烟
5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6
惜钱莫教子
7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8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9
为善最乐,为恶难逃
10
为人没做亏心事
11
责己要严,待人要宽
12
忍一时气,免白日忧
13
评选优秀学员
第二学期
1
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2
良药利病,忠言利行
3
知足长止,不辱不耻
4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5
余姚东风小学教育集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