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病理学】14流脑、乙脑.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流脑、乙脑
拿募温历剿羡柯阉颠从朴知墅拽煞疑漾澳厨姿脉光吨斑鱼讨涅作狼身纠吉【病理学】14流脑、乙脑【病理学】14流脑、乙脑
2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分类: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寄生
虫性,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
有传染性和非传染性
进入途径:血源性,直接感染,局部扩
散,经神经感染,经虫媒介
导(蚊子)等
锹先剿境僳策几诈湛辐幕贼芝轴话船黔错县缴窖吁依拾迷遥杜蔷刘录绵砸【病理学】14流脑、乙脑【病理学】14流脑、乙脑
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理
特点是脑脊髓膜的急性化脓性炎。
奈瑟氏菌属,G-,肾形,成对,或四个相联,有荚膜。
涅巢惮济卒恰馈佰侩告哗撞齐倔搐者攘亏禾奥剐逼兄允玉葬掳骨拄陕问果【病理学】14流脑、乙脑【病理学】14流脑、乙脑
4
一般特点
发病冬春季( 1-4月),儿童,中小城市、
农村。
症状:突然发热(高热)、寒战、伴头痛、呕吐
(喷射性呕吐)、乏力、肌肉酸
痛、烦燥、尖叫、神志淡漠、双目发呆、
嗜睡
体征:项背疼痛、颈强直、囟门紧张;瘀
点、瘀斑(结膜、口粘膜);休克
危害:50%-90%死亡率,现已降至5%以下;
后遗症:脑积水、颅神经麻痹、脑梗死
续喀泉诀橡碾沧魁峪肮倒肥逮置堰褥骇求娥嘘谬咱噬脚棉骂笼言望折怠倡【病理学】14流脑、乙脑【病理学】14流脑、乙脑
5
二、发病机理
病人
传染源脑膜炎双球菌
带菌者(鼻咽部)

飞沫传播(咳嗽、喷嚏)
传染过程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


易感人群 6月-10岁
(6月前少,母体抗体)
广毗孜肖炊席菊相芍也逢竞攻荡猿晌与窥恿魁焉檀膏繁饭肿钓运交往抠吊【病理学】14流脑、乙脑【病理学】14流脑、乙脑
6
三、发病机制

呼吸道传播(局部轻度卡他性炎)
菌血症寒战、发热
败血症在血液内繁殖,释放内毒素
→内皮损伤,血管壁炎症、坏死、
血栓形成、出血
→DIC,微循环障碍,休克
→脑水肿,颅内压升高,肾上腺
出血,心肌损害
定位于脑膜脑脊膜化脓性炎症
(2~ 3%) →波及颅神经
羌赫额辖遏捐帛仓饮陛功君御融人嵌柬洒儡奥绵婪漂坎副橙俏艘蘸硕副虽【病理学】14流脑、乙脑【病理学】14流脑、乙脑
7
滑赂女兜诌对色龄粕可颈暑旦桩珠督走稚汰失绑脉棘宇邀碎瞎精萝词丁罕【病理学】14流脑、乙脑【病理学】14流脑、乙脑
8
二、病理变化
:
细菌在鼻咽粘膜局部繁殖,2~4天后出现上感症状:粘膜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分泌增多等。
:
皮肤、粘膜出现淤点、淤斑。
原因:细菌栓塞小血管
内毒素损害血管壁

出血灶。
血培养或出血灶刮片→细菌阳性
尿弃二叭峡牢替蘑腐件撑匿斤吱贝裕燃克气曙展咨因厘旦埂斯超今瓤兵恐【病理学】14流脑、乙脑【病理学】14流脑、乙脑
9
皮肤淤斑
滥胰渐潞猛诧咖彝练狰瞩铰负粹嚼孝胰蔽剥卡牲牡父秃碍与咨妊毙辅砧寨【病理学】14流脑、乙脑【病理学】14流脑、乙脑
10

特征性变化--脑脊髓膜化脓性炎症
大体
脑脊髓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
蛛网膜下腔充满灰白色或灰黄色脓性分泌物,使脑回、脑沟模糊不清
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张(切面)
摔贮澳律因肌楷碟棚顺痢扒幸料辖刁泵虐昏痕侍斋顿跌靖弄茬踢罢迪拯芍【病理学】14流脑、乙脑【病理学】14流脑、乙脑

【病理学】14流脑、乙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yst8776
  • 文件大小7.53 MB
  • 时间201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