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MRP的产生与发展
第5章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
(MRP/MRPII) 1、订货点法的缺陷
传统的库存控制方法是定货点法,要根据物料的
的产生与发展需求情况来确定订货点和订货批量。这类方法适
MRP 合于需求比较稳定的物料。然而,在实际生产
MRP的基本处理逻辑中,随着市场环境发生变化,需求常常是不稳定
与订单编制有关的几个参数的、不均匀的,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订货点法便暴
露出一些明显的缺陷。
MPRII管理模式的特点
MRPII /ERP的实施
需求特征 1)盲目性
由于需求的不均匀以及对需求的情况不了解,企业不得不保
持一个较大数量的安全库存来应付这种需求。这样盲目地
2000 — 2000 —维持一定量的库存会造成资金积压,造成浪费。
2)高库存与低服务水平
第三天订货第八天订货传统的订货点方法使得低库存与高服务水平两者不可兼
1500 — 1500 —
1000 辆 1000辆得。服务水平越高则库存越高,还常常造成零件积压与短
缺共存的局面。
1000 — 1000 — 3)形成“块状”需求
车圈
自行车•在制造过程中形成的需求一般都是非均匀的:不需要的时
候为零,一旦需要就是一批。
500 — 500 —•在产品的需求率为均匀的条件下,由于采用订货点方法,
造成对零件和原材料的需求率不均匀,呈“块状”。
再订货点
|||||||||| |||||||||| •“块状”需求与“锯齿状”需求相比,平均库存水平几乎提高
0 15 10 0 15 10 一倍,因而占用更多的资金。
天天
(a) (b)
•块状需求示意图
2、MRP的产生
•订货点法之所以有这些缺陷,是因为它没有按照各种物料
真正需用的时间来确定订货日期。
产品
•于是,人们便思考:怎样才能在需要的时间,按需要的数
量得到真正需用的物料?从而消除盲目性,实现低库存与
高服务水平并存。
• 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是当时库存管理专
零部件家们为解决传统库存控制方法的不足,不断探索新的库存
控制方法的过程中产生的。
•最早提出解决方案的是美国IBM公司的Dr. . Orlicky博
士,他在1960年代设计并组织实施了第一个MRP系统。
原材料
1
• MRP的主要思想: •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要准时生
产;
–打破产品品种台套之间的界线,把企业生产过
程中所涉及的所有产品、零部件、原材料、中•强调以物料为中心组织生产;
间件等,在逻辑上视为相同的物料; • MRP处理的是相关需求;
•将产品制造过程看作是从成品到原材料的一系列订
–把所有物料分成独立需求(independent 货过程.
demand)和相关需求(dependent demand)
两种类型; MRP思想的提出解决了物料转化过程中的几个关
–根据产品的需求时间和需求数量进行展开,按键问题:何时需要,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它不仅
时间段确定不同时期各种物料的需求。在数量上解决了缺料问题,更关键的是从时间上来
解决缺料问题。
3、MRP的几个发展阶段 3) MRPII阶段
• 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在1980年代初开
1) MRP阶段
始发展起来,是一种资源协调系统,代表了一种新的生产管
19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MRP仅是一种物料需求计算器,它根据理思想。
对产品的需求、产品结构和物料库存数据来计算各种物料的需
求,将产品出产计划变成零部件投入出产计划和外购件、原材•它把生产活动与财务活动联系起来,将闭环MRP与企业经
料的需求计划,从而解决了生产过程中需要什么,何时需要, 营计划联系起来,使企业各个部门有了一个统一可靠的计划
需要多少的问题。它是开环的,没有信息反馈,也谈不上控控制工具。它是企业级的集成系统,它包括整个生产经营活
制。动:销售、生产、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库存、采购供应、
2)闭环MRP (Closed-loop MRP)阶段财务会计、工程管理等。
闭环MRP是一种计划与控制系统。它在初期MRP的基础上补充 4)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阶段
了以下功能: 进入1990年代,MRPII得到了蓬勃发展,其应用也从离散型
•编制能力需求计划; 制造业向流程式制造业扩展,不仅应用于汽车、电子等行
•建立了信息反馈机制,使计划部门能及时从供应商、车间作
第五章 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