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水体溶解氧的测定
生态学基础实验
水体溶解氧测定
一、意义
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天然水的溶解氧含量取决于水体与大气中氧的平衡。溶解氧的饱和含量和空气中氧的分压、大气压力、水温有密切关系。清洁地面水溶解氧一般接近饱和。由于藻类的生长,溶解氧可能过饱和。水体受有机、无机还原性物质污染,使溶解氧降低。当大气中的氧来不及补充时,水中溶解氧逐渐降低,以至趋近于零,此时厌氧菌繁殖,水质恶化。废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取决于废水排出前的工艺过程。一般含量较低,差异很大。
生态学基础实验
严重污染水体
生态学基础实验
污染水体
生态学基础实验
清洁水体
生态学基础实验
二、实验原理
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而释出游离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出碘,可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生态学基础实验
三、实验方法
250—300ml溶解氧瓶,见附图
采水器
250ml三角烧瓶
移液管
生态学基础实验
2 试剂
(l)硫酸锰溶液:称取480g硫酸锰(·H2O)溶于水,用水稀释至1000ml。此溶液加至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2)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500g氢氧化钠溶解于300—400ml水中,另称取150g碘化钾(或135gNal)溶于200ml水中,待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后,将两溶液合并,混匀,用水稀释至 1000ml。如有沉淀,则放置过夜后,倾出上清液,贮于棕色瓶中。用橡皮塞塞紧,避光保存。此溶液酸化后,遇淀粉应不呈蓝色。
生态学基础实验
实验十水体溶解氧的测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