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 。你诚然不能脱离社会和他人生活,但你不能一味攀缓在社会建筑物和他人身上。你要自己在生命的土壤中扎根。你要在人生的大海上抛下自己的锚。一个人如果把自己仅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即使极其美好的事物,顺利时也许看不出他内在的空虚,缺乏根基,一旦起了风浪,例如社会的动荡,事业的挫折,亲人亡故,失恋等等,就会一蹶不振乃至精神崩溃。 ,但是,最忠实的朋友还是自己,就看你是否善于做自己的朋友了。要能够做自己的朋友,你就必须比那个外在的自己站地更高,看得更远,从而能够从人生的全景出发给他以提醒,鼓励和指导。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除了外在的自我以外,都还有着一个内在的精神的自我。可惜的是,许多人的内在自我始终是昏睡着的甚至是发育不良的。为了使内在自我能够健康生长,你必须给它以充足的营养。如果你经常读好书,沉思,欣赏艺术等待,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你就一定会感觉到,在你身上确实还有一个更高的自我,这个自我是你人生路上的坚贞不渝的精神密友。 ,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名声,财产,知识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没有人能够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从而使你的自我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必须先在非我的世界里漫游一番。但是,有许多人就迷失在这漫游途中了,沾沾自喜于他们在社会上的小小成功,不再回到自我。成功使他们离他们的自我愈来愈远。终于成为随波逐流之辈。 ,这是一种修养,它可以使我们保持某种清醒,避免落入自命不凡或者顾影自怜的可笑复可悲的境地。 。成功与失败,幸福与苦难都已经降为非常次要的东西。最重要的是这条路的本身。 二,独处 ,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的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宇宙的神秘力量的对话,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 ,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的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他需要与他的同类交往,需要爱和被爱,否则无法生存,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个灵魂空虚的人。 ,和别人说话,自己对自己无话可说,一旦独处就难受的要命,这样的人终究是肤浅的。人必须学
人 生 的 境 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