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田朝阳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 450052)
2007-10-15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
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
性。由于社会公众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主要委
托人,突出了注册会计师这一职业责任的重要性,所
以,由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而给使用人带来的损失,
注册会计师及所在的事务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
任。现代审计是建立在对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的基础
上,运用抽样审计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大量的审计
实务问题。因此,审计风险必然存在。银广夏上市
公司的审计失败,美国安然的会计丑闻等国内外一
系列的事件再次为审计风险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使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谨慎、职业道德等成为法律关注
的焦点。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管理,有效控制和规避
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是当前审计界关注的热点问
题。
一、审计风险
在审计实践中,尽管注册会计师实施了符合规
范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但仍然存在做出错误判
断的可能性。一旦做出错误的审计判断,就会导致
不良后果,因而审计工作存在着一定风险,这种风险
是由经济业务本身的复杂性和审计手段的局限性所
决定的。
,审计风险贯穿于其
审计活动的始终。在选择客户时,被审计单位的外
部环境和经济业务的不确定性有可能导致选择风
险,如被审单位出现停产或主要产品在市场的销售
量急剧下滑等;制定审计计划时,由于计划不充分可
能导致做出错误审计决策的计划风险,如为节省人
力、物力、财力,随意放弃自认为不必要的审计程序;
派遣注册会计师时,有委派人员不胜任而导致的能
力风险,如注册会计师专业能力差或具有不良职业
道德;在搜集审计证据时,有收集不到足够有效资料
的证据风险,如被审单位不提供必要的声明书;运用
抽样技术时,有样本数量和样本选择不当的抽样风
险,如抽样数量过多会浪费成本、样本选择不当会走
弯路,特别是判断抽样,是注册会计师根据经验主观
评判的,极易遗漏重要事项;编制审计报告时,有审
计意见发表不当的报告风险,如审计报告不准确、不
公允。每一种风险都是多种因素构成的,任何一个
环节的失误都会增加最终的审计风险。
,也会连累到注册会
计师。被审单位经营不佳、管理松懈、错弊丛生,注
册会计师虽然能将其中绝大部分错弊揭露出来,但
很难揭露无遗,从而因未能发现错报而提出错误的
审计意见,导致审计风险的出现。大多数会计职业
界人士也认为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做
到应有的谨慎,就属于审计失败。尽管因审计工作
的复杂性很难确定注册会计师是否一贯地保持应有
的职业谨慎,但是,注册会计师如果出现失误,往往
会使会计师事务所蒙受损失。因为,当被审计单位
破产或无力偿还债务时,报表使用者往往指责审计
失败而控告会计师事务所,特别是当最近提出的审
计意见表明财务报表公允表达时,情况更是这样。
、违法行为也是加重
审计风险的一个根源。被审计单位出于不良企图而
弄虚作假、篡改资料、伪造证据,使注册会计师难以
查清事实真相。如关联方交易,有的上市公司通过
关联方交易将巨额亏损转移到不需审计的关联企
业,从而隐瞒
审计备用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