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在学校组织下,由xx老师领队,以xx小学为见习地点,我们班进行了大学以来第一次见习。在这次见习中,我想每个人的感受心得都是不一样的。对于我而言,这次的见习无论是在教学技能经验上,还是课堂感受,开拓视野上,我都是受益匪浅。
首先我想谈谈我的对于见习必要性的一些认识。对于师范院校造就师范生而言需要关注学科知识教育和普通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教育,但是却没有明确通知咱们应该怎么把学到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进行整合。而类似于见习的这种实践活动就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最好途径,见习能够让师范生把自己所学与真正授课进行照应,获得理论与实践联系,寻求到自己未来的教学手段。在见习中,通过对老师教学的过程理解,以尽可能有效的逻辑思绪来设计,思考教学如何进行,学习有些教师正当随机地依据与学生的互动来调整教学内容。简而言之,见习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在此次见习中我认为最主要的任务是感受教学,而听课作为一种最直接具体、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提高认识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我是十分重视的。所以,我采取了以下听课步骤:
。要想听课真正学到点东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要有心,听课就必须要有所准备。在听某个老师的课之前,需要事先了解他教什么内容,把课本找来看一下,查一查有没有难点、疑点;同时设想一下,假如让自己授课,应该准备怎样去教,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如果听课不做好准备,匆忙走进教室,稀里糊涂地听,不理解教学者的意图,不熟悉教材,可能就会收获甚微。在陈鑫老师的《What’s Anne doing?》课开展之前,我就有向学生们去了解陈老师的上课风格以及看了授课内容,所以在课堂上对于他们的视频,板书,互动什么的就显得很了解。
。在这二者之间,其实我认为观察更重要,因为记录大家都会去做,而观察却是人人不同。在课堂上听看是基础,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录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既要看教,又要看学,二者兼顾。看教师是如何处理重点,突破难点,设计教学。看学生是怎样去学,课堂表现,学习参与情绪,以及学习接受习惯。但这不是要求要面面俱到地注释课堂上的每个方面,重点是要根据授课者的特点和录课堂的教学过程和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零星评析。无论是我最喜欢的美术示范课《端午节》,还是音乐示范课《采山》等等,每个课堂我都去认真地观察教师,将课堂所出现的自己不理解或是有感触的都记录了下来,感觉收获很大。
。首先我会对老师的授课进行一个客观分析,从他们身上吸取经验,扬长补短。当然在分析之前,我会参阅相关资料,以求比较系统准确的分析。接着,我会认真地去思考自身存在的不足,总结授课时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在每天的见习完后,在寝室里我就会去回忆一天的感受,同时以我的课堂记录为参考,获取我自己的经验,认识以及思考尽管只有短短的几节听课时间,却让我重新认识了课堂教学。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对于课堂的重要性也是越发地感受深刻。同时在与班主任、指导老师和学生的接触交流中,我又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经验认识,如何去教学,如何制造活泼的课堂,如何和学生维持好关系,那些我原来自以为很好处理的事情被推翻,但有了新的正确的处理方法,这还是挺高兴的。
再者,提一提我对于听课的感受,或者说是评价认识。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教
师范专业见习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