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事业单位考试中的语文试题面面观之语病分析.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事业单位考试中的语文试题面面观之语病分析
随着事业单位考试的变化,自从地方事业单位考试中加入语文学科的试题开始,这种新题型的面就越来越广。最初只是个别地方出现的一些成语使用、语病等纯语文的题型,后来开始有了字音字形的题目,现在,语文题型也依然是有增无减。从2014年最新的事业单位真题中发现,又有了标点符号、修辞和表达方式的考查。而这些新题型,如果说字音字形、成语和语病是高中语文的知识重点的话,而标点符号、修辞和表达方式则是初中语文的知识重点,因为好多的题型都是初中语文甚至小学语文的知识重点。如果说高中知识有一半已经还给老师的话,那么初中知识估计几乎所剩无几了。很多学生只在初高中学过,经过毕业甚至更久的时间之后,再来看这些题型,很多人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下面中公教育专家把事业单位考试中的常考语病类型及相关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在短期内对报考事业单位考试的考试提供一个复习备考指导。
事业单位考试中的语病和高考的语病知识点是一样的,但是侧重点不同,事业单位考试考查最多的语病类型是歧义句,其次才是其他类型的语病。这些题除了部分是高考原题之外,还有很多只是某地市甚至某个学校的模拟卷试题。难易程度是要比真正的高考要低一些。题量却比高考要多,有的地方事业单位考试达到10道之多,所以我们只要掌握常规的语病方法,这部分的分数完全可以轻松的拿到手。
方法一:语感顺读法
结合生活逻辑和常识,可以排除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两种语病类型,这两种语病类型是最简单的,其中表意不明也叫歧义,是事业单位考试概率比较大的语病。
(一)语病类型

(1)指代不明
主要指代词指代不明。代词有两种情况:一是指示代词,如“此”“这”“这方面”等;二是人称代词,如“自己”“他(她)”等。指示代词指代不明指前面的句子叙述了两种以上的事实情况,后面的句子中用指示代词“此”或“这”等来替代前面两种以上的事实情况,造成后面的句子有两种以上的理解。
例如: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2)词的多义导致表意不明
由于句中某个词或短语是多义的而使句子意思可能有多种解释。
例如:“依我看,这个考点最需要引起重视”,张老师补充道。
(3)停顿不同导致表意不明
它是指因句中停顿不明确(或者说句中可以有不同的停顿)而引起的歧义。
例如:柏林反对申办奥运的暴力活动升级。
(4)修饰语两可导致表意不明
这是指由修饰语修饰的中心词不明确而造成的歧义。
例如:两个单位的代表都来到了现场。

(1)一面对两面
这类病句的主要特征是句子内容不能前后照应,句子的一部分内容涉及两个方面,而与之对应的另一部分内容却只涉及一个方面。
例如:司法腐败导致对有权势的罪犯的庇护,而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是当事人是否有职权。
(2)自相矛盾
指前面的说法与后面的说法自相矛盾,彼此冲突,它包括时间、数量、范围、动作、位置、状态等多方面矛盾。
例如:这个峡谷至今仍是个谜,听老人们说,那里从来就没有人能进去过,进去的人从来就没有能活着回来的。
(3)主客倒置
主体与客体存在着主要与次要、认知与被认知、主动与被动等关系,如果颠倒了位置就可能造成关系的错位,表达的混乱。
例如:在那个时候

事业单位考试中的语文试题面面观之语病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乘风破浪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1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