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希亮《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的核心与基础》
世界汉语教学第24卷2010年第1期
提要本文主要探讨汉语国际教育的三教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三教问题的背景和现状, 然后述及多元背景下汉语教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最后对三教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看法。本文认为教师是三教问题的核心, 决策者和教师自身都应该关心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问题; 多角度、多层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解决三教问题的基础。
所谓三教问题指的是教师问题、教材问题和教学法问题。本文准备就以下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第一,三教问题提出的背景与三教问题的现状; 第二, 多元背景下的汉语教学研究; 第三,三个问题的相互纠结与求解。
一三教问题提出的背景
三教问题是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汉语国际推广的概念是伴随
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而提出来的, 这是国家提升软实力、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宏观战略的组成部分, 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合理延伸。
从宏观层面上看, 随着中国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 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 中国的经济奇迹逐渐为世人瞩目, 中国在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作用也在不断上升。现在, 中国在融入国际社会的同时已经成了国际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功举办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国际贸易量的增加、双边和多边外交的活跃以及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 国际上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需求在不断地升温, 这就给我们的汉语国际推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然而我们对此的准备是不充分的;
从中观层面看, 无论是对外汉语教学还是海外汉语教学, 学习者群体、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环境都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然而我们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变化;
从微观的层面看, 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编写、课程设计、教师培训等等具体问题的解决都亟需与时俱进。
总之,如何用最短的时间、以最小的代价、用最有效的方法让学习者取得最大的学习效益, 成了汉语国际推广领导者和从业人员最关心的问题。因为这是关系到汉语国际教育能不能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所以三教问题成了汉语教学界一个非常令人关切的话题。这就是三教问题提出的背景。
二三教问题的现状
1. 1教学环境的多元化带来学习需求的多样化
﹝现代意义的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始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 但是大规模的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活动还是最近二十年的事。随着来华留学生数量的大幅增加
, 国内接受来华留学生的高等院校也在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之前的三十年, 来华留学生几乎都是通过政府双边协定渠道来华的政府奖学金生, 数量也很有限, 如1962年仅有1138人, 集中在京津地区少数几所高校, 语言学习几乎都集中在北京语言学院¹, 到2000年来华留学生的人数是5. 2万人,2008年已经激增到22. 3万人, 招收留学生的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增加到592所(张秀琴,2009)。与此同时, 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小学也开设了国际部。以北京为例, 2004年北京市成立了北京市中小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 参加会员单位84个。国际上汉语教学的规模和层次也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东北亚、东南亚、北美、欧洲、中亚、大洋洲、非洲、拉丁美洲学习汉语的人数在不断增长, 虽然没有具体可征的统计数据, 但是这种发展趋势是毋庸置疑的。﹞
来华留学生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
崔希亮三教问题摘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