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井施工方案,基坑降水施工方案,工程降水井,降水井施工方案样本,降水井管的规范要求,降水井施工规范,工程管井降水施工方案,井点降水施工方案内容,深井工程降水施工方案,基坑降水井布置原则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水文地质条件 2
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2
4降水设计方案 3
3
3
4
4
6
5施工部署 7
7
7
7
8
8
7施工安全及环保措施 8
、环保措施 8
、环境保证措施 8
附:降水井井身结构图
降水井平面布置图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中国(如皋)长寿城项目一期工程东侧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NT12100。
《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有关场地平面图。
我公司多年来在如皋地区的施工经验。
一期二标段6#楼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
本场地位于解放西路北侧,长寿城一期工程以东与红星河西之间,拟建的建筑物为一层商铺,五层住宅楼,拟建建筑物设置一层地下车库,地下车库开挖深度约6米左右,土方开挖量约16000m3。
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依据本场地岩土勘察报告,本场地含水层共四层,其中:上层粉砂、粉土夹粉砂共两层,潜水含水层二层。对基础施工有影响的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2~3层粉土,粉砂土和松散土层孔隙潜水。
第一层上层粉土夹粉砂
,分布于第一层杂填土、粉土夹粉砂中,地下水主要来此于地下降水入渗补给和东侧红星河渗漏,表现为地下水位及含水量随补给源的变化而变化,常年地下水位较高,年降水量较大,降水时地下水接近地表。
第二层上层粉砂土
该含水层分布于渗透系数相对较高的②~③的粉土夹层中,含水层性质属层间水。主要特征是含水层水位随含水层层位变化而变化,因此无统一的含水层位和地下水位,含水性多为粉沙土或粉土夹粉砂,含水量较大,渗透性较强。
4降水设计方案
依据本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基坑开挖深度,结合本公司基坑降水经验,本基坑降水采用小口径井点降水方案。
降水井深度:~
降水井井径:Ф300mm
滤水管管径:Ф200mm (无砂管)
滤料:Ф2—4 mm(细砾石)
降水井间距:10~15m
井身结构见附图一。
降水井的布置是保证降水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次降水工程井点的布置一般间距为10~15m,基于本基坑形状呈长方形,东侧紧邻红星河、东西两侧补给源大小不一。因此,对于补给源较大的基坑(东侧)降水井间距加密布置,降水井间距为10m,其余各侧降水井间距均为15m;。同时在施工中利用收集到的有关水文地质资料,抽水试验成果再作适当调整。
具体布置见附图二降水井平面布置图
由于本基坑上部含水层属粉土夹粉砂,地下水位较高变化较大,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管线渗漏补给,其含水介质渗透性差;因此,含水层进行降水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确保本基坑降水效果,本次降水在布井和施工中采用如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措施:
、加深降水井深度
从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含水介质为粉土夹粉砂、粉砂,渗透性强,涌水量大的特点,因此加大降水井深度以增大渗流梯度,确保降水效果。
②、合理布井
依据本基坑平面形态,基坑内侧地下水的补给源较小,外侧补给源相对较大,因此,布置降水井时,外侧加密布井,内侧可增大降水井间距。
③、完善成井工艺、确保成井质量
由于本次降水涉及到含水层属粉砂含水层,且各含水层渗透性较差,含水层赋存层位变化较大。因此,只有完善成井工艺才能确保成井质量。在降水井施工过程中,采用多次反复、内部循环洗井法成井。
④、加设引排设施
依据本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含水介质均为粉土夹粉砂、粉砂土,其持水度大,均匀性差,基于上述特征,在施工中如出现坑壁、坑底渗水现象,可采用加设引排设施,以确保基坑及基础施工的正常进行。
场地平整——测量施放井点——钻机对位——成孔——下放井管
——充填滤料——洗井——下放水泵——抽水。工艺流程图如下:
场地修整
安装钻机
材料准备
井点定位
钻机、成井
冲洗钻孔
钻机、成井
检查孔深
安装试抽设备
洗井
下滤水管
充填滤料
抽水试验
试抽
优化设计
安装抽水设备
验收
降水、观测水位
1、成孔:采用直径f300mm反循环钻机成孔,泥浆比重〈。下管前保证井底沉渣厚度不大于20cm,方可下放滤管。
2、井管安装:井管安放严格按现场技术交底进行,用4根竹片,10号双铁丝捆绑;管口内壁不错位,选择透
降水井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